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兰州牛肉拉面IP指数发布!探秘首批30家商文旅融合精品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兰州牛肉拉面IP指数发布!探秘首批30家商文旅融合精品店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52352298_120593024
2.
https://gs.ifeng.com/c/8ehOIvsU3Tt
3.
http://gs.people.com.cn/n2/2024/0721/c410588-40918379.html
4.
https://local.cctv.com/2025/01/23/ARTITH1JHIWTt9kDpOHMdHLU250123.shtml
5.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03A072YO00
6.
https://gansu.gansudaily.com.cn/system/2025/01/16/031124458.shtml
7.
https://gansu.gansudaily.com.cn/system/2025/01/23/031128143.shtml
8.
https://gansu.gansudaily.com.cn/system/2025/01/17/031125025.shtml
9.
http://jwdlm.com/htm/202410/45_2489.htm

1月22日,兰州牛肉拉面IP指数正式发布,同时在黄河岸边启动了金城关春节主题活动。此次活动将产业发展与文化元素深度融合,生动展示了兰州牛肉拉面的文化底蕴和独特产业魅力,彰显了浓郁的地域风情;活动上线小兰系列春节惠民新型消费产品,为兰州文旅产业和消费市场带来了新气象。

2024年12月,兰州牛肉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提出,要凝心聚力打好产业、文化、创新“三张牌”,加快打造千亿大产业,持续擦亮城市金名片,努力以“一碗面”“拉”出幸福兰州新画卷。

为深入挖掘牛肉拉面对兰州产业及黄河文旅发展的带动作用,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与兰州黄河生态旅游开发集团联合打造中国·兰州牛肉拉面IP指数,旨在依托兰州牛肉拉面深厚的文化根基与标准化制作工艺,深挖兰州地域文化,将传统制作工艺与现代营销手段相结合,成功塑造出鲜明的品牌形象,打造出独特的品牌效应,以良好口碑为核心驱动力,持续拓展品牌辐射范围。

据指数报告显示,近年来,兰州牛肉拉面品牌影响力快速攀升,2024年品牌影响力指数均值为296点,同比增幅高达196%。这一显著增长,不仅得益于兰州市的全力推动,更离不开兰州牛肉拉面品牌自身的持续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01

首批30家精品店的评选标准和特点

为更好地规范和提升牛肉拉面堂食门店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满足游客高质量、高品位品尝兰州牛肉拉面的体验需求,兰州市商务局、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兰州日报社、兰州牛肉拉面行业协会联合制定并印发了《兰州牛肉拉面商文旅融合精品店评价办法(试行)》。

精品店营业面积应在100平方米以上,从业人员10人以上,年营业收入达到200万元以上。店面实行双商标管理模式,门头显著位置同时体现兰州牛肉拉面“牛头图形”区域公共品牌商标和企业自主品牌商标:“牛头图形”区域公共品牌商标由白色底色为主、“牛头图形”+“兰州牛肉拉面”字样的圆形或方形灯箱构成,尺寸不小于门头总面积的五分之一。企业自主品牌商标使用规范,不涉及商标侵权等相关问题,门头文字书写规范、工整、醒目,整体设计独特美观。并具备以下标准。

02

文旅融合标准

店内装修应具有浓厚的兰州历史文化氛围,充分体现黄河文化、丝路文化、多民族文化和百年牛肉拉面非遗文化等宣传要素,有兰州文旅特色地标、旅游景点等相关元素的图片、文字、资料等。

店内滚动播放兰州文旅宣传片和兰州牛肉拉面宣传片,在醒目位置主动摆放兰州文化旅游宣传手册和旅游景点线路图等宣传资料。

店内设有专柜展示推介兰州牛肉拉面预包装产品、牛肉拉面伴手礼、三炮台、兰州百合、苦水玫瑰等特色文创产品和“兰味”特色商品。

03

兰州牛肉拉面的文化价值

兰州人的早晨,从一碗牛肉面开始。“老兰州”李先国深谙吃牛肉面的精髓,早上6点就到了熟悉的面馆。等待头锅牛肉面的队伍不短,轮到李先国时,他熟练地点了份“二细”。“头锅的汤更加清澈,味道也更加鲜美,很好地显出牛肉和香料的自然风味。”

清晨,排队吃牛肉面的食客。人民网记者 黄帆摄

“一清、二白、三红、四绿”,兰州牛肉面的历史可追溯至清代嘉庆年间,经过不断创新和改良,逐渐形成了今天广为人知的兰州牛肉面。

位于牛肉拉面产业园区内的产业创新研究院。人民网记者 王金雪摄

如何让兰州牛肉面这张“城市名片”进一步显出经济价值、品牌价值?

2020年12月,甘肃省依托兰州树屏众创城食品园区,成立首个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园区——永登县树屏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园区,着力打造集线下实体店连锁经营和线上预包装产品营销为一体的产业链,园区生产加工的原料辅料供全国各牛肉面店使用,半成品兰州牛肉面则在网络、超市、便利店、高铁站、机场等进行销售,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目前,兰州市有牛肉面馆1280余家,年销售额35亿元以上,本土牛肉面品牌企业在省外开店已达4300余家,年销售额130亿元以上。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店600余家,预包装企业达到26家。”7月8日,兰州市副市长靳芳在牛肉拉面产业链供应链招商推介活动上,亮出一份“兰州牛肉面”成绩单。

兰州牛肉面预包装产品。人民网记者 王金雪摄

“目前,兰州牛肉面已发展出集品牌培育、连锁经营、科研开发、技术培训、生产加工为一体的庞大产业链条。”兰州市商务局副局长刘志强说:“我们将继续深入挖掘‘兰州牛肉面’的品牌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让这一传统美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光彩。”

04

兰州文旅发展成果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兰州文旅深入推进落实1139工作部署,做强主体、做大产业、做优特色、做实消费,统筹做好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四篇文章”,全域推进实施大规划、大景区、大项目、大配套、大服务、大营销,努力让兰州这座西部城市“蝶变”为西部旅游大环线重要枢纽站、国家黄河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国际丝绸之路黄金段文化旅游示范区。2024年,全市文旅市场高开稳走、高位运行、多点开花,假日旅游市场持续活跃,消费活力加速释放,文旅业态更新升级,文创产品出圈出彩,生动展现出我市文旅行业的火热运行与蓬勃发展。

“中山桥‘堵桥’了、快艇开得‘冒烟’了、乘坐羊皮筏子的游客根本拉不完……”这样的诸多调侃,流露出众多网友对兰州的夸赞,也表达了广大游客对兰州的喜爱之情。2024年,兰州接连火爆出圈,无论是春风拂过的黄河两岸,还是艳阳高照的中山桥,抑或是秋日里的美食街区,都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游客。

美丽的黄河之滨成为全国游客心中“说走就走”的打卡地、“诗与远方”的大舞台,成就了人和景美的一幅生态画卷。可以说,这既是“黄河之滨也很美”品牌效应的持续发力,也是兰州文旅融合发展焕发出的独特魅力。

2024年4月,在黄河岸边,一场万人合唱刷屏网络。塔影河声中,市民和游客挥舞着手机闪光灯和荧光棒,将氛围感拉满。“这么热闹的兰州你还不来吗?”一时间,这一相关话题网络浏览量超过了1.7亿次,也让兰州迅速走红,并进一步点燃了“五一”小长假的火爆。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的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兰州接待游客595万人次,同比增长28.23%;旅游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31.92%。

国庆假期,以中山桥、金城关·黄河古渡为代表的多个景区游客量大增,屹立于黄河之滨的百年中山铁桥再一次成为游客打卡地。全国游客慕名而来,乘黄河游艇追波逐浪,在中山桥上观河望景,整个金城关·黄河古渡景区都开启了“人从众”模式。去年10月5日,仅中山桥片区日接待游客最高超过20万人次,达到历史峰值。

同时,我市以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为目标,着力推进大规划、大景区、大项目、大配套、大服务、大营销,深入推进文旅融合,黄河楼、兰州老街、水墨丹霞等一批体现黄河文化符号的景区景点受国内外游客热捧,旅游综合接待和服务保障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黄河之滨也很美”城市品牌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2024年,我市提前谋划,通过实施一系列文旅促消费行动、举办多元营销推广活动等,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推动文旅市场进一步繁荣。通过多方面的提质增效,我市旅游市场成绩斐然,文旅消费稳步增长,诸多文旅融合成果出圈出彩。

为不断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2024年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筹划合作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招商20余次,完成签约资金43.395亿元,到位资金8.7亿元。同时,为了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精心推介10条“快进慢游”主题旅游线路和8条“烟火兰州”主题旅游线路,广受大众欢迎。此外,还精心推出了“黄河颂·大有兰州”、冯巩迎新相声晚会等精彩活动,让更多瞬间流量变成稳定消费增量。

我市还充分挖掘特色优势,全域发力推进“大项目”,全域提标完善“大配套”,多管齐下构建“快进”旅游通道。其中,依托环兰骨干路网规划布局,全面推进铁旅融合、路旅融合、航旅融合;旅游风景道、自驾车房车营地、特色服务区等“交旅融合”提质升级;恢复4条、新开2条国际航线,加密7条国内航线,丰富和加密经兰航空和铁路班次;开通青城古镇、吐鲁沟等35条精品旅游线路直通车,打通景区通达“最后一公里”,力求把兰州打造成西部旅游大环线重要枢纽和旅游目的地。

2024年,我市各大景区、街区等旅游热度持续攀升,“特种兵式旅游”、City Walk(城市漫步)等新玩法不断打破传统旅游边界,为行业发展带来崭新气象。文旅市场在创新供给、旅游消费政策提振信心等多重因素促进下,游客的消费需求得到集中释放,旅游业在改变“观光强休闲弱”“游强购弱”等方面持续发力,在拉动经济发展中呈现出独有的活力。

讲好兰州文物背后的故事

2024年,持续升温的“博物馆热”依然是兰州文旅发展中的一大亮点。其中,人气最旺、引发话题最多的当属在兰各大博物馆的花式文创产品。各种颇具创意形态的文创产品,有吃有穿、有玩有戴,全方位、多形式地展示了兰州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增强了大众的文化认同,也激活了文旅市场的消费动力。

其中,除常设展以外,兰州市博物馆以平均每两个月更迭一个新展的频率,让市民与游客有了更多的选择。在2024年里,“抗战烽火中的少年儿童”图片展、“腔调有痕”秦腔近代收藏(捐赠)实物展、“小故宫 大气象——瞿昙寺明清回廊壁画复原临摹特展”“鉴照古今——天水地区铜镜专题展”等展览也分别在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兰州秦腔博物馆和甘肃简牍博物馆亮相。

近年来,兰州市积极利用数字化转型,依托VR/AR、云平台、5G网络等新科技,加强文博虚拟展厅建设,把市县重点场馆建设成名副其实的“城市会客厅”,实现兰州文物藏品的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沉浸式体验,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视听平台等载体,挖掘好、讲述好、传播好兰州文物背后的精彩故事。

此外,在市博的“兰小五”文创系列精品带领下,我市各类文创产品也相继推出,每一件都会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一条条风趣的热评代表了广大网友对这些文创产品的深度认可和喜爱。这些精美的文创走入景区、特色街区,不仅进一步激发了市民和游客想要亲临博物馆一睹文物真容的强烈愿望,更在展现兰州独特地域文化的同时,成为消费新热点、产业新亮点。

兰州,这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2024年以来在文旅融合上持续发力,展现出别样的魅力。从“黄河之滨也很美”到各大城市打卡点的火爆出圈,兰州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打造出一系列文旅新亮点。

“黄河之滨也很美”已成为兰州的新名片。通过深度挖掘黄河文化,兰州成功打造了黄河楼、夜游黄河等地标文旅项目,年均接待游客数量可观。这些项目不仅让游客领略到了黄河的壮丽景象,更通过文化展示和体验活动,让黄河文化深入人心。

打卡点的火爆展现了兰州这座城市的现代与时尚。高楼林立、霓虹闪烁,兰州在保留古老韵味的同时,也展现出了现代化都市的繁华景象。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和打卡点,让兰州的城市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兰州的美食和人文景观也是文旅发展的一大亮点。兰州牛肉拉面、羊肉等美食吸引了无数食客,而古老的中山桥、甘肃博物馆等人文景观则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