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精华:说说「平片、CT的伪影与假象
医学影像精华:说说「平片、CT的伪影与假象
在医学影像学中,伪影和假象是常见的问题,它们不仅会影响图像质量,还可能干扰医生对病变的判断。本文将详细探讨X光平片和CT扫描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伪影及其成因、识别和处理方法。
什么是伪影?
伪影是指在医学影像中出现的失真或假象,它们会降低图像质量,影响病变分析,甚至导致错误判断。伪影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与受检者相关,另一类与设备、胶片有关。
伪影的分类
与受检者有关的伪影:
- 运动伪影
- 受检者体内/体表高密度组织结构
- 受检者体内/体表异物/植入物体
设备本身:
- 射线的强度
- 图像显示系统
- 计算机的故障
- 探测器的电压不稳定
运动伪影
运动伪影是最常见的伪影类型,包括躁动、呼吸运动和非自主运动(如心跳、胃肠道蠕动)所致的伪影。
本例因为躁动明显,产生的伪影显著、杂乱。
本例为呼吸运动产生的伪影--肋骨呈双边;肺纹理模糊不清。
防范与处置
- 检查前告知到位,可有效减少呼吸运动伪影的发生。
- 对于神志不清和有不自主颤动的,可作适当的外固定或药物控制。
- 需要技师一定按要求做好检查前的准备。
- 如果伪影程度影响观察,需去除后重新扫描。
体表物体所致伪影
体表物体所致伪影种类繁多,稍有不慎可能导致误判。高密度者虽易于辨识,有时亦可能误认为病变。
防范与处置
- 及时查看并取出扫描野中的佩饰,可减少或避免大多数此类伪影的产生。
- 熟练掌握影像解剖,注意综合对影像进行分析。
- 克服定向思维,避免只关注明显病变而忽略其他可能的病变。
体外金属所致的放射状伪影
体外金属物体(如白箭头所示)会导致放射状伪影。
体外金属(白箭头)所致的放射状伪影
防范与处置
- 检查前查看并去除扫描野的佩饰。
- 询问一周内是否做过消化道造影,可以减少或避免大多数此类伪影的产生。
- 对于团注高密度碘对比剂,可以采用足端→头端扫描而规避。
受检者体内、体表高密度组织结构形成的伪影
受检者自身高密度组织结构(如鸡冠)也会产生放射伪影。
鸡冠(红箭)所致放射伪影(黄箭)
受检者自身结构与设备双重原因
某些伪影是受检者自身结构与设备性能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亨氏暗区。
颅底(致密)骨产生的横行或放射状伪影
设备因素产生的同心圆伪影
设备因素导致的同心圆伪影通常可以通过水模校准消除。
设备因素产生的同心圆伪影
假象
假象是指真实存在于人体内的生理或组织结构变化,但外观类似某种疾病,可能导致误诊。
肺坠积效应
血液因重力作用在肺下叶背侧沉积,导致双肺后部肺野密度增高,可能被误认为是肺内炎症或肺间质纤维化。
肺坠积效应示意图
胸膜外脂肪
胸膜外脂肪可能被误认为是胸腔积液,但其密度与皮下脂肪相同,且位置不随体位变化。
胸膜外脂肪示意图
术后改变所形成的影像/假象
术后改变可能形成类似病变的影像,需要仔细辨识。
乳腺成形术或丰胸术后
充填物区无正常乳腺组织结构,呈密度均匀的无结构影,需要注意与正常乳腺组织的区分。
乳腺成形术后影像
食管癌手术后
服用钡餐后,胸腔胃形成的影像可能被误认为心脏增大。
食管癌手术后影像
客服定向思维辨真相
在诊断时需要克服定向思维,避免因先入为主的判断而误诊。
陈旧性肺结核与胸部切除术
建国初期治疗肺结核时进行的胸部切除术可能导致胸廓塌陷,容易被误认为是陈旧性肺结核或脊柱畸形。
胸部切除术后影像
CT造影中可能出现的假象——涡流
在CT造影中,团注的碘对比剂与血液未充分混合时,可能出现低密度区域,这并非血栓。
CT造影中可能出现的涡流现象
总结
医学影像中的伪影和假象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过仔细的检查前准备、专业的图像分析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它们对诊断的影响。对于医学影像工作者来说,熟悉各种伪影的特征和成因,掌握正确的识别方法,是提高诊断准确性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