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叶煮水喝有什么功效
枇杷叶煮水喝有什么功效
枇杷叶是常见的中药材之一,具有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的功效。本文将详细介绍枇杷叶的药用价值、适用人群、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一传统药材。
基本属性
枇杷叶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干燥叶,主要产于广东、浙江等地。在传统医学中,枇杷叶药性苦、微寒,归肺、胃经,具有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胃热呕逆、烦热口渴等症状。
功效作用
清肺止咳
枇杷叶苦微寒,性善清降,入肺经可清热降气、止咳平喘,特别适用于治疗邪气壅肺、肺气不降导致的咳喘,以及肺热或痰热咳嗽、咯痰黄稠、口苦咽干等症状。
降逆止呕
枇杷叶苦寒,入胃经,长于清胃热、降胃气而止呕逆,可用于治疗胃热呕吐、呃逆,或伴有烦热口渴的症状。
现代应用
现代研究显示,枇杷叶具有镇咳、祛痰、平喘、抗炎等药理作用,广泛应用于多种止咳平喘药物中,如复方枇杷糖浆、咳平胶囊、川贝罗汉止咳颗粒、小儿咳嗽宁糖浆、小儿久嗽丸、川贝枇杷片、消痰咳片等。
适宜人群
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者
枇杷叶能清肺止咳,特别适合治疗邪气壅肺、肺气不降导致的咳喘,以及肺热、痰热咳嗽、咯痰黄稠、口苦咽干等症状。
胃热呕逆、烦热口渴者
枇杷叶有降逆止呕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胃热呕吐、呃逆,或伴有烦热口渴的症状。
禁忌人群
脾胃虚寒者
由于枇杷叶性微寒,大量或长期使用可能会损伤脾胃的阳气,因此脾胃虚寒容易腹泻的人群不适合服用枇杷叶。
使用方法
本品多与其他中药配伍应用于中药组方中,一般情况下,需要煎煮后内服。具体的熬药方式,如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等需要遵照医嘱,以保证药液能够发挥相应的疗效。
用量
临床常用剂量为6-10g,但由于每位患者病情、体质等因素不同,具体用量会存在个体化差异,请患者严格按照医生处方规定的剂量使用本品。
不宜同用
枇杷叶不能长期与有中枢抑制作用的药物合用,如某些镇静药、镇痛药、止咳药或麻醉药。原因在于枇杷叶中的氰苷类成分有中枢抑制作用,若长期与其他具有中枢抑制作用的药物合用,可能加重这种抑制作用,出现副作用。
食用方法
枇杷叶煮水
准备5-6片新鲜枇杷叶,用小刷子刷掉背面的绒毛,洗净后放入锅中,加800ml水,武火烧开后改文火煮15到20分钟即可。
温馨提示
枇杷叶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中药,若需要服用本品治病或调理身体,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以免发生用药风险。
参考来源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
[2] 李琼.常用中西药物的配伍禁忌[J].现代中医药,2007(05):59.
[3] 雷培,杨哲,杨茂椿.常用中药联用产生配伍禁忌的重要规则——常见中西药物联用的配伍禁忌规则(3)[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02):170-171.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