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深度解读:从个人到团队的全面提升指南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深度解读:从个人到团队的全面提升指南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史蒂芬·柯维的经典之作,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一套广泛适用的、行之有效的底层思维模型。这七个习惯相辅相成、层层递进,是提高生活效率的金科玉律。
核心观点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并非零落、分散的心理法则。它们符合成长规律,提供了开发个人和人际效能的渐进、连续和高度整合的方法。七个习惯中的前三个,着重于如何自我约束,这些习惯属于“个人领域的成功”范畴,是培养品德的基础。而后可以开始致力于更为性格导向的“公众领域的成功”,即习惯四、五、六所讲授的团结、合作与沟通。第七个习惯涵盖了其他六个习惯,谈的是自我更新。它是不断改进、螺旋向上的成长过程,帮助我们将自我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此水平上我们将会更好地理解和实践其他几个习惯。
图1:七个习惯模型
习惯一: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是高效能人士在任何环境中都应具备的、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习惯,其包括以下三层含义。
第一,要采取主动的行动。人类不仅能针对特定环境选择回应方式,更能主动创造有利环境。正所谓“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如果你甘于被动,就会受制于人,面临截然不同的发展与机遇。
第二,专注于“影响圈”。影响圈内的事物,可以被掌控;而影响圈之外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
第三,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积极主动的人依据自身的原则及价值观,而非情绪或外在环境来做决定。相应的,他们也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怨天尤人。
习惯二:以终为始
“以终为始”要求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认清方向。这样不但可以对目前处境了如指掌,而且不至于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误入歧途,白费工夫。以终为始的原则基础是“任何事都是两次创造而成”,先是在脑海里酝酿,其次才是实质的创造。
以终为始最基本的应用,是应该从现在开始,以你的人生目标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论发生在何时,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即由个人最重视的期许或价值观来决定一切。牢记自己的目标或者使命,就能确信日常的所作所为并非与之南辕北辙,并且每天都向着这个目标努力,不敢懈怠。
此外,个人、家庭、团队和组织在做任何计划时,也应先拟出愿景和目标,并据此塑造未来,全心投入自己最重视的原则、价值观、关系及目标。
习惯三:要事第一
“以终为始”是关于计划制定的习惯,而“要事第一”则是关于实质创造的习惯。一旦确定了目标,你就应该对自己进行有效的管理,积极实施既定的计划,让生活与设想一致。
要事第一,就是先做最重要的事情。成功者能够对所有与目标不相关的事情大声说“不”,也能意为自己所不愿为之事;能够做到在特定时刻始终坚持自己的既定价值观,不屈服于一时的冲动和欲望。
通过有效管理时间(即著名的重要/紧急矩阵)、授权他人可以提高安排各项事务的能力,真正做到要事优先,言出必行。
习惯四:双赢思维
“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与心意,目的是分享更多的机会、财富及资源,而非敌对式竞争。双赢的基础是信任。因为彼此信任,所以才能坦诚相待,不管看法是否一致。不论哪一方阐述什么样的观点,另一方都会洗耳恭听,力求知彼解己后共同寻找第三条道路,这种协作的解决办法让彼此都受益。
如果实在无法达成共识,实现双赢,就不如好聚好散,即放弃交易。心中留有退路,顿觉轻松无比,更不必耍手段、施压力,迫使对方就范。坦诚相见,更有助于发掘及解决问题。即使买卖不成,仁义尚在,或许日后还有合作的机会。
习惯五:知彼解己
“知彼”是交往模式的一大转变,因为我们通常把让别人理解自己放在首位。大部分人在聆听时并不是想理解对方,而是为了做出回应。
当我们不再急切回答,改以诚心去了解、聆听别人,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关系。对方获得理解后,会觉得受到尊重与认可,进而卸下心理防备,坦然交谈,双方对彼此的了解也就更顺畅自然。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己需要勇气,能平衡两者,则可大幅提升沟通的效率。
为了做到“知彼”,首先你要有能让他人信任和开怀的人格,在此基础上培养同理心倾听的技巧,然后建立情感账户来实现心与心的交流。
习惯六:统合综效
“统合综效”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即使整体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实现统合综效的路径是相互信任、尊重差异、取长补短、创造性合作。
创造性的合作既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遵循你的方式,而是创造第三种更好的办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不但了解了彼此,甚至还称赞彼此的差异,欣赏对方解决问题及把握机会的手法。
习惯七:不断更新
“不断更新”是指保护并持续优化你所拥有的最重要的资产——你自己。人生最值得的投资就是磨炼自己,因为生活最终得靠自己,这是最珍贵的工具。工作本身并不能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财富,并不代表经济独立,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
我们要从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四个方面,不断更新自己。身体层面指有效呵护我们的身体,即健康饮食,充足休息以及定期锻炼。精神层面的更新为你指引人生方向,是人的本质、核心和对价值体系的坚持。智力层面的更新主要靠教育(不限于学校教育),借此不断学习知识,磨砺心智,开阔视野。社会情感的更新源自并体现于与他人的关系,我们可以在与他人的日常交往中,不断练习人际领导、同理心交流和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知识拓展
七个习惯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辅相成,共同形成了为人处世的底层逻辑体系。探讨个人成功的前三个习惯,“积极主动”是为人处世的原则,“以终为始”是进行规划的方法,“要事第一”是执行计划时的纪律。探讨公众成功的习惯四至六,“双赢思维”是与人相处的原则,“知彼解己”是建立合作的基础,“统合综效”是具体落地时的指导方针。
七个习惯组成的逻辑体系是指导我们工作生活的顶层设计,但是还没有细化到实践上。例如,如何做到“积极主动”呢?《小狗钱钱》(点击进入)中提出了“72小时原则”,即当你决定做一件事情时,必须在72小时之内开始行动,否则就很有可能再也不会做了。又如,“知彼解己”要求能够同理心倾听他人,应该如何去做呢?《关键对话》一书给出详细的方法论。总之,在七个习惯的大原则下,我们还需要细化每一环节的实践方式,持之以恒应用于工作生活当中,才能成为“高效能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