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压岁钱和红包其实不是一回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压岁钱和红包其实不是一回事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54584266_122200361

春节将至,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压岁钱和红包。但你知道吗?压岁钱和红包其实不是一回事!它们各自承载着不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过年最开心的事儿,除了吃大餐,是不是就盼着收压岁钱啦!那你们知道吗,这压岁钱的来头可不小,简直就是一部跨越千年的 “祝福传奇”!

压岁钱的历史能一路追溯到汉代,那时候它还叫 “厌胜钱”,也叫 “压胜钱”“大压胜钱”。

可别以为它是能买糖吃的普通货币,它其实是个 “颜值与内涵并存” 的装饰品!正面印着 “万岁千秋”“天下太平” 这类吉祥话,背面还有龙凤、龟蛇等酷炫图案,专门用来辟邪祈福,压根不在市面上流通,妥妥的 “收藏级宝贝”。

到了唐宋时期,送真金白银当压岁钱的习惯才慢慢兴起。唐朝时,春节是 “立春日”,当时宫里可流行 “散钱” 这事儿了。

《资治通鉴》里记载,杨贵妃生了孩子后,唐玄宗大手一挥,赐了洗儿钱。这可不只是简单的贺喜,还希望能给新生儿赶走邪魔。后来这习俗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 到了民间。

宋朝以后,春日散钱和洗儿钱的风俗来了个 “大融合”,摇身一变,就成了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

到了清朝,“压岁钱” 这个名字正式 “出道”,寓意着给晚辈带来好运,保佑他们平平安安度过新的一年。

传统的压岁钱面额不大,毕竟长辈们更看重的是那份对晚辈满满的美好祝愿,希望孩子们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倍儿棒、平安顺遂,干啥都顺风顺水!

说完了压岁钱,咱们再聊聊红包。

红包的出现可比压岁钱晚多了,不过它的发展势头可猛了,用途也越来越广泛。

以前,红包主要也是春节时长辈给晚辈,可现在,它早就 “摆脱” 了春节的限制。

婚礼、生日、乔迁…… 只要是喜庆的场合,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尤其是移动支付普及后,电子红包更是火得一塌糊涂,让祝福能随时随地 “光速” 传递。

它不仅能表达长辈对晚辈的关爱,还能用来感谢朋友、祝贺同事,简直成了现代社交里的 “万能情感神器”,又便捷又实用!

虽然压岁钱和红包都代表着祝福,但它们之间还是有不少区别的。

从给予的对象和时间来看,压岁钱一般是长辈在除夕或初一给晚辈,而且传统做法是放在孩子枕头下过夜,据说这样能驱邪避凶,就像给孩子请了个 “隐形保镖”。

而红包就灵活多了,晚辈可以给长辈,朋友、同事之间也能互发,时间也不局限于春节,各种喜庆场合都能 “闪亮登场”。

从金额上看,压岁钱金额通常比较固定,而且不会太高,毕竟重点在于那份心意和祝福,礼轻情意重嘛!

红包的金额就可多可少啦,全看场合、关系亲疏和个人意愿。要是碰上大喜事、关系又亲近,金额可能就会 “豪气” 一些;要是只是简单表示一下心意,金额就会少一点。

从文化内涵来讲,压岁钱承载着深厚的传统年俗文化,是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与庇佑,体现了家庭内部浓浓的亲情。

而红包则更多地体现了社交属性,用来维系和增进不同人群之间的感情,让大家的关系更亲密。

虽然压岁钱和红包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情感传递的重要方式。

下次收到或送出压岁钱、红包时,不妨多留意一下这些背后的文化含义,让这些传统习俗在现代社会中继续闪闪发光,散发独特的魅力!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