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长城抗战中国军队夜袭喜峰口,日军死伤惨重,中国大刀队一战成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长城抗战中国军队夜袭喜峰口,日军死伤惨重,中国大刀队一战成名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B9IKPDE05567BZT.html

1933年3月,日本侵略者在占领山海关后,继续向长城沿线进犯。国民革命军第29军在喜峰口展开英勇抵抗,以大刀为武器,成功击退日军,创造了长城抗战中的辉煌战绩。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这是《大刀进行曲》,又名《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中的一句歌词,是爱国作曲家麦新1937年7月在上海创作的一首抗日救亡歌曲。此曲为歌颂在长城附近用大刀击杀日军的国民革命军第29军“大刀队”而作。


喜峰口战役旧址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我国的东三省,同时镇压了东三省抗日义勇军,并准备随时向关内进犯。1933年元旦,日军在山海关制造事端,接着用武力将其占领,山海关保卫战揭开了长城抗战的序幕。这时,驻山西阳泉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奉命开往前线对日作战。不过当时29军的装备很差,全军只有野炮、山炮10余门,重机枪不过百挺,轻机枪每连只有两挺,步枪多为汉阳造和山西仿制的三八式。虽然武器落后,但全军将士均有尚武精神。士兵人手一件标志性武器--青龙大刀!人人练就了了一套娴熟的中国传统刀法功夫。寒光闪耀、削铁如泥的青龙大刀,在长城抗战中夜袭日军发挥了重要作用。


29军所配备的大刀

军长宋哲元出征前写下了"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誓言。1933年3月9日,29军受命接管长城喜峰口的防务。喜峰口是中国河北省、热河省交界一带长城的隘口,是北平与热河的交通咽喉,东有铁门关、董家口、西有潘家口、罗文峪,明清时候不但是京师北卫的重要屏障,也是关外入朝进贡的关口,喜国民革命军29军的侦察员对此曾这样描述:"喜峰口两侧,群峰矗立,险要天成。长城依势蜿蜒,华北赖以屏障,诚为兵家必争之地。"


29军军长宋哲元题词

3月9日,29军到达前日军就已经抢先占领了喜峰口,宋哲元立刻派王长海团前去支援,从遵化到喜峰口一百余里路程,他们全程跑步前进,仅用了大半天就到达前线,此时天已昏黑,该团官兵即刻投入战斗。由于日军第14混成旅团先遣队首先占据了东北高地和喜峰口外的有利地形,所以日军能够利用重炮和机枪压制住中国军队的火力。王长海团长决定收回东北高地,亲自率领部队主力拼死攻击,激战数个小时,并经过一场惨烈的肉搏战,毙伤日军百余人,夺回喜峰口,日军立刻又开始了猛烈的火力反扑,中国官兵只能凭着仅有的劣势装备依托长城顽强抗击。1933年3月10日凌晨,面对日军主力的总攻,二十九军一0九旅行旅长赵登禹命令以两个营的兵力抄袭敌人的后路,伏于峰峦幽僻之处,伺敌兵近距战壕数十米时蜂拥而出,与敌白刃相接,毙敌无数。

中国军队英勇抗击日军

3月11日,29军最精彩的一次夜袭开始了。身背大刀的勇士们攀垣越墙,分头摸进各村敌营。骄狂的日寇做梦也没想到29军会来偷袭,都在呼呼大睡。凌晨3时战斗打响,赵登禹、佟泽光两位旅长身先士卒,在近距离的拼杀中充分发挥大刀的威力,大刀队的勇士们怀着报国雪耻的民族仇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抡起大刀横砍直劈,日军官兵正做着美梦,便稀里糊涂地成了刀下鬼。有个年仅19岁的战士名叫陈永,他一人就砍死鬼子13人。特别是109旅旅长赵登禹,在受伤的情况下依然不下火线,亲自率领大刀队向日军炮兵阵地发起进攻,手刃日寇60余人,共砍死砍伤敌人逾千名,缴获坦克11辆,装甲车6辆,大炮18门,机枪36挺,飞机一架,还有日军御赐军旗、地图、摄像机等。遭袭后的敌营里,到处是敌人的尸体,此后,据说不少日本兵晚上睡觉,脖子上还要戴上一个自制的铁护圈,以防脑袋被砍掉。


29军大刀队令日军闻风丧胆

自"九一八"鬼子侵占东三省以来,这是日本受到的最顽强的抵抗。中国军队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挽回了热河抗战中中国军队溃败所蒙受的耻辱。从此二十九军作为抗日雄师名扬长城内外,如此英勇的大刀队形象背后,则是血战的悲壮。但是局部的胜利并不能影响整个战局,由于战况不利1933年4月13日29军奉何应钦之命"忍泪撤退"。但29军还是在抗日战争中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