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合同到底需要几份?不备案有何风险?
购房合同到底需要几份?不备案有何风险?
购房合同到底需要准备多少份?这个问题可能让不少购房者感到困惑。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购房合同的份数问题,并探讨不办理购房合同备案可能带来的风险。
购房合同的份数
购房合同的份数并不是固定的,根据不同的情况会有所变化:
一般合同份数:在开发商处签订的购房合同一般是一式三份。这三份合同分别由开发商、买受人和银行持有。其中,开发商那份用于办理产权证,银行那份用于办理抵押,买受人那份则作为房屋证明使用。
按揭合同份数:如果是按揭贷款购房,合同份数会更多,通常是五份。具体分配如下:
一份客户自留
一份公司留档
一份房产局备案
一份银行留档
一份缴纳契税时留档
全款或分期付款合同份数:如果是全款或分期付款购房,合同份数则为四份:
一份客户自留
一份公司留档
一份房产局备案
一份缴纳契税时留档
预售合同与出售合同的区别
在签订正式购房合同时,需要区分预售合同(期房)和出售合同(现房):
预售合同:适用于商品房预售,即期房销售。购房者在房屋竣工交付使用并付清全部房价款后,可直接办理过户手续。
出售合同:适用于商品房现房销售。如果预售合同是在1997年5月31日前签订的,仍需按合同约定,在房屋交付使用时签订出售合同,方能办理过户手续。
不办理购房合同备案的风险
购房合同备案虽然不是强制性要求,但不办理备案存在一定的风险:
防止“一房二卖”:登记备案制度可以有效防止开发商在预售期间“一房多卖”,保护购房者权益。
防止重复销售和抵押:通过给每套预售房屋合同编上不同号码,可以防止重复销售和抵押现象的发生。
贷款必要条件:购房合同登记备案是购房者申请贷款的一个必要条件。
因此,建议购房者在签订购房合同时,主动要求办理合同备案,以保障自身权益。
结语
购房合同不仅是房屋交易的重要凭证,更是购房者权益的法律保障。在拿到购房合同后,应仔细阅读合同内容,如有疑问,应及时咨询专业人士。对于合同备案等关键环节,更应谨慎对待,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