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瑞士奶酪模型”,又名“Reason模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瑞士奶酪模型”,又名“Reason模型”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61676363_121894855

"瑞士奶酪模型"揭示事故背后的多重原因

瑞士奶酪模型,又称为Reason模型,是由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James Reason于1990年在他的著名心理学专著《Human Error》中提出的。这个模型强调了人们在预防事故方面设置的多层防御体系。通过在每个层面设置安全措施,人们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然而,尽管有这些防护措施,事故仍然可能发生,这是因为在这些防护体系之间可能存在空洞,即漏洞。当不安全因素(如病毒病原体)同时穿越多个漏洞时,事故就可能发生。

瑞士奶酪模型包括了四个主要层面,分别是环境因素、不安全监督、前兆和不安全行为。每个层面都是一个独立的防御体系,负责从不同角度阻止事故的发生。当某个层面的漏洞被填补时,意味着该层面不再起到保护作用。这样的漏洞位置和大小可能因时间和条件而变化,因此需要不断检查和维护以防止事故发生。

在瑞士奶酪模型中,事故是由于不安全因素(如病毒病原体)同时穿越多个漏洞导致的。当四个层面的漏洞都位于同一直线时,事故就有可能发生。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关注所有可能的隐患,以确保我们的安全防护体系能够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

总之,瑞士奶酪模型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解释事故原因。它表明,事故往往是由于多种原因和多个层面的缺陷共同作用造成的。因此,我们应该关注所有可能影响安全和健康的因素,并采取措施消除潜在的隐患,以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