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江苏南部的乡村新貌:从传统田园到文旅热点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12:4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江苏南部的乡村新貌:从传统田园到文旅热点

江苏南部的乡村发展正在悄然改变人们的认知。从无锡滨湖区的多个案例中,可以看到苏南乡村不仅保留了传统的田园风光,更通过创新的业态和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双面绣般的乡村新貌

走进江苏无锡滨湖区的乡村,仿佛进入了一幅双面绣画卷。一面是传统的田园风光,另一面则是新业态和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这种独特的乡村发展模式,让许多城市人不禁感叹:苏南乡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远超想象。

胡埭的富安·状元里:从茶厂路到文旅热点

在无锡滨湖区的胡埭,一条名为茶厂路的乡村道路见证了巨大的变化。过去,这条路只是村里一条不起眼的水泥路,两旁只有茶山和茶厂,村民只在春季来此打短工。而现在,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集田园农场、萌宠乐园、状元面馆、咖啡馆、民宿等多元业态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这条3公里长的亲子研学线和10公里徒步越野线,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也让当地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建的停车场上,外地车牌越来越多,村民们通过开发特色农产品,如“黄阿姨乌米饭”“张姐家状元餐”“状元茶”等,实现了增收致富。

南泉老街:保留传统韵味的乡村IP

在雪浪街道的南泉老街,另一番景象正在上演。从东街到西街,几乎每家门前都支起了小摊,售卖着承载当地人记忆的松花饭团、豆腐花、海棠糕、筒肠等传统美食,以及新鲜的蔬菜。

整条老街沿河而建,街面用金山石作边,青砖铺路,几座拱桥坐落其上,树杈上旌旗飘摇,处处透着江南水乡的韵味。

南泉老街的改造保留了老生活、老场景、老体验和老民俗,全面还原了南泉老街市井的生活体验。这种“留”的策略,让南泉老街成为了苏南乡村IP经济的成功案例。

有机更新:乡村振兴的科学路径

在滨湖区的乡村振兴实践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有机更新”的理念。这种理念强调在保留乡村原有特色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规划和精细管理,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小南湾:独立的世外桃源

走进马山街道的小南湾,仿佛进入了一个独立的世外桃源。这里不仅有稻田、茶园,还有文艺创作空间、茶文化体验馆、艺术村和度假村等多元业态。

小南湾的发展思路清晰:将本地的优势元素分类整合为“湖谷村田”,即太湖秘境、茶山幽谷、吴地原乡和阖闾良田。围绕这四个关键要素进行有机更新,让田园建筑自然散落在农田和原始村落中。

这种“克制”的发展方式,让小南湾成为了周边城市居民周末休闲的首选地。小南湾通过自产、自加工、自销售的方式发展生态农业,打造出小田大米、特色茶叶等健康环保农产品,并在园区内建设咖啡馆、户外烧烤等设施,构建了“从农田到餐桌”的绿色食品消费链。

富安村:连续三年的农田整治工程

富安村连续三年开展农田连片整治工程,分季种植彩色油菜花、向日葵、水稻等农作物,通过发展“赏花经济”,带动旅游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去年油菜花季,梯田周一至周五的日均客流达到5000人次,周末和节假日更是达到万人以上。

到2025年,富安状元古道沿线生态茶园将增至200亩,茶业总产值力争超300万元,将带动更多村民致富。

以人为本: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

在滨湖区的乡村振兴实践中,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始终。无论是IP开发、公共设施建设,还是村民自治,都体现了对人的重视。

广场与议事堂:村民参与的平台

许多村里都有小广场,设置多张简约漂亮的长椅和丰富的健身器材。广场上经常能看到老人晒太阳闲聊,孩子们玩耍,或打乒乓球、羽毛球。

在富安,村里对本地IP的深度开发,也启发了村民自主开发特色农产品。村里还积极组织策划张野文化节、状元徒步游等活动,以节促销,给村民带来超过10万元收入。

在雪浪街道的千年古村尧歌里,通过综合环境提升工程,保护焕新了村庄传统肌理、空间形态及承载乡愁记忆的楼盖塘、家渠等旧景。一批又一批的打卡者和旅居度假者慕名而来,长住客占比已经超过20%。

在滨湖区的村子里,还能看到很多小议事堂,陈设也很简单,就是摆张桌子,放几把椅子方便大家坐下来聊聊天,说说心里话。比如富安张野村,建立了“善治茶社”,这是张野村民协商议事平台,由村民组长、党员、乡贤及热心村民等参与,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议事流程。

通过村民自治,张野村有效凝聚了村民参与村庄环境提升的内生动力。人口的回流是一个有力证明。看到村里的变化,不少在市区、镇上买房定居的村民现在又搬了回来。

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展望

滨湖区的乡村振兴实践,展现了真正有生命力的乡村应该是“自然生长,回归日常”的乡村。苏南的乡村发展追求的是一种真正扎根于土地里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而不是短期的、表面的繁荣。

目前,滨湖区已有多个乡村被认定为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相关旅游路线入选全国精品景点线路。2025年,滨湖区计划加大环灵山湾一线、山水环路一线和状元古道一线等“三线”建设,让这条环太湖乡村示范带成为游客进入湖湾的第一眼风景线。

滨湖区还首创了“新农人创客谷”,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新农人”。这种持续的投入和创新,让苏南乡村的发展充满了希望。

春节将至,不妨抽空来滨湖走走,重新认识一下苏南的乡村吧。这儿的田野里,藏着新希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