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你会有效沟通吗?
非暴力沟通——你会有效沟通吗?
你说话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了你的高度。三分钟读一本书,今天我们读非暴力沟通。本书是由全球首位非暴力沟通专家马歇尔卢森堡所著。
这本书告诉我们如何与正在愤怒的人,以及拒绝与你沟通的人达成有效沟通。在探讨非暴力沟通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暴力沟通。
通常暴力沟通具有四个特点,首先是道德评价,比如说"你从来不尊重我"或"你根本不爱我"等,这种沟通方式往往会让情况变得更糟,并不提倡。
其次是比较,例如小时候妈妈经常对我说,"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再看看你",或者长大后说"你看看别人都有男朋友了,而你呢?"
这种比较会对被沟通者造成心理上的严重伤害,不建议使用。第三是逃避责任。例如"我不得不这样做",或者"别人让我这样做的",这样的表达只会让他人对你失去信任,最后是威胁。
比如"如果你再这样我们就分手",或"如果再这样我就尝试别的办法"。以上是暴力沟通的四个特征。而在阅读这本书后,我才明白,那些说教、无意识的比较以及曲解意思的表达,或许都是语言上的施压行为。
那么,什么是非暴力沟通呢?简单来说,他提倡我们用真诚且平和的态度进行表达和聆听,以确保有效的交流。非暴力沟通有四个关键点,第一个是观察,而非评价。比如说,如果你的丈夫经常加班,你可能会评论,"你怎么总是加班呀?"
这是评价。而"你本周一共加了五次班"则是观察。在沟通时,我们尽量把观察和评价分开,因为夹杂评价容易让人感到被批评,从而产生抵触情绪。第二个要点是表达感受,而非想法。
假设你的丈夫除了加班,空闲时间还常打游戏,你可能会说,"你就知道加班打游戏,一点都不关心我",这是想法,而"老公你经常加班,我感到特别孤独,甚至每天都会有些难过",则是感受。
在沟通中,我们尽可能去表达感受,因为这样更容易让对方理解和接受。第三个要点是表达需要而非指责。
我们要说出感受背后的原因。假设你的丈夫有时还出去和朋友喝酒,你可能会指责,"你就知道在外面鬼混。"
这个家有我没我都一样。而"老公,我每天都想跟你聊聊天,一起看个电影,吃点好吃的"这体现了需要。当我们指责他人并不能解决问题,而表达需要则更能推动解决问题。第四个要点是表达请求而非要求。
如果你的丈夫还没意识到该做些什么,你可能会要求"你以后能不能多照顾这个家,关心我一点",这是模糊的要求。而"老公,你能不能每周有两天不加班,咱们一起去商场溜达、看电影、约会呢?"则是清晰的请求。
当我们提出明确的请求时,对方往往会给予积极回应。综上所述,这就是非暴力沟通的万能公式。我看到、我感到,我需要,我希望最后引用书中的一句话以结束今天的阅读。非暴力沟通是以爱为起点和支点,希望人们能够通过使用非暴力沟通达到爱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