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时代拐角处的 “意林” 回旋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时代拐角处的 “意林” 回旋镖

引用
CSDN
1.
https://m.blog.csdn.net/u013669912/article/details/141980826

自从中国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后,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他们对中国的发展和现代化程度感到惊叹。与此同时,一些外国媒体也开始对中国进行过度美化,这种现象被中国网友戏称为"反向意林"。

01 一场轰轰烈烈的《意林》讨伐运动

在智能手机普及之前,纸质媒体是人们了解世界的主要渠道。其中,《意林》《读者》《青年文摘》《知音》等杂志非常受欢迎,巅峰时期一年发行量可达4000万册。

然而,这些杂志中充斥着大量不实报道和崇洋媚外的内容。例如,哈佛大学凌晨四点半灯火通明、美国青少年18岁就被父母扫地出门、日本马桶水可以喝等故事,都是道听途说、毫无根据的。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信息的透明化,人们逐渐意识到这些内容的虚假性,开始对《意林》等杂志进行批判。

02 "中吹"泛滥,世界是巨大的意林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媒体开始对中国进行过度美化。例如,外国游客对中国地铁的现代化程度、智能送餐机器人、无人驾驶出租车等表示惊叹,一些外国媒体甚至开始担忧自己的教育制度,认为中国孩子更注重学习,而美国青少年则沉迷于TikTok等社交媒体。

这些过度美化的报道,实际上是一种"反向意林"现象。正如一位网友所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意林,这话真不假!"

03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意林》

《读者》《知音》《意林》等杂志的爆火,背后绝不仅仅是一句猎奇毒鸡汤所能概括。在那个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这些读物伴随了一代人的成长历程,早期的《读者》内容涵盖多元,从科幻到生活小说一应俱全,堪称最强精神食粮。

到后来一些文稿内容开始走向极端,家长和孩子们还会买账,除了信息差造成的两眼摸黑,还有深层次的文化焦虑与自卑。即便现在网络技术如此发达,咱们还会时不时担忧丧失一些最基础的东西,迫切找寻着新的解题之道。

而 “反向意林” 的风也有同样的道理,发展才是硬道理,国家强大了自然是最好的说明,等待的就是一个被世界人民看到的机会。

反过来说,老外之所以如此感叹中国如此的大踏步发展节奏,根本原因还是对自己国家的某些方面不满罢了。

精神食粮这种东西永远都不嫌多,从自己国家身上找不到只能把目光放远一些。例如,美国人曾引以为傲的教育,如今正暴露出若干问题,什么电子产品成瘾、教育阶级分化、教育水平不断下滑等等。

正因如此,中国幼儿园的小小举动才会迸发出如此耀眼的光芒。

而现在,144 小时签证政策带来的旋风还在持续发光发热,破除那些旧有的阴谋论,用新的事实在外国友人心中种下一颗种子,神往和想象自然会随之而来。

因为一个富有冲击力的畅想,不仅是这个地区的经济文化投影,更是广大人民内心需求的外化。


via:

  • 看老外吹中国,“意林” 风吹到了美利坚 李东阳朋友圈 2024 年 07 月 23 日 14:59 广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