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隆鼻术后并发症分析
注射隆鼻术后并发症分析
导读:隆鼻术是整形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一般采用假体置入隆鼻是比较安全有效的。注射隆鼻术由于操作简单、见效快,易被受术者所接受,但是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美容效果,并发症也越来越多。本文分析了39例注射隆鼻术后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了手术方法和治疗结果,并对注射隆鼻术的安全性和材料选择进行了深入讨论。
隆鼻术是整形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一般采用假体置入隆鼻是比较安全有效的。注射隆鼻术由于操作简单、见效快,易被受术者所接受,但是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美容效果,并发症也越来越多。笔者自2002年5月~2006年5月,接诊了39例在外院注射隆鼻术后并发症患者,对其进行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39例,女37例,男2例;年龄18~50岁,平均36岁;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鼻者28例,液体硅胶注射者6例,羟基磷灰石充填者5例;接受一次注射者30例,多次注射者9例;取出注射充填物后,一期进行假体置入整形者36例,3例进行多次手术取出,延期行鼻部修复;26例置入硅胶假体,13例置入PTFE材料。注射隆鼻术后并发症临床表现见表1、图1。
手术方法
在局部麻醉下,采用鼻孔和鼻小柱的蝶形切口,先用刮匙搔刮清除鼻背皮下填充物和炎性肉芽肿,然后用大量抗生素生理盐水进行冲洗,仔细止血,再置入合适假体,术后在鼻背加压塑形包扎固定。假体材料可选用固体硅胶、PTFE等比较安全的填充材料。其中2例伴有鼻背部皮肤坏死者进行多次修复,Ⅰ期先取出注射填充物,修复皮肤缺损,二期再进行鼻部整形。
结果
39例注射隆鼻术后并发症患者,其中36例Ⅰ期修复,并发症逐渐消失,鼻外形均恢复良好,随访半年到2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效果满意,3例并发慢性鼻炎,2例鼻背皮肤遗留显著瘢痕。
讨论
东方人的鼻子多表现为鼻根部低平,鼻尖突出不明显,通过假体置入隆鼻术,抬高鼻尖和鼻根部就可以达到目的,此项技术作为整形外科医生并不难掌握。但是我国由于医疗美容市场尚不规范,从业者良莠不齐,一些不具备医师资格者或未经过严格整形技术培训的其他专科医师,在非正规的医院或美容院,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为了吸引顾客,不顾后果,使用产品质量无保证的材料,进行注射隆鼻,术后出现不同方面的并发症,给受术者带来很大痛苦。
应用液体硅胶注射到鼻背,虽能达到隆高鼻梁的效果,部分患者产生较严重的反应,鼻部皮肤红肿、破溃,由于材料是液体,它会渗入组织间隙,将其取出十分困难,早已被禁用。羟基磷灰石是修复骨缺损的一种材料,国内用于注射的羟基磷灰石颗粒为糊状产品,用于注射隆鼻主要问题是注射不均匀在皮下形成结节和注射部位过浅造成皮肤变色。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作为一种软组织充填材料,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对其美容功效的评价和毒副作用的研究目前多限于短期的动物实验观察,缺少长期临床资料总结。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入皮下组织可向皮下组织浸润弥散,引起周围组织病理性改变,发生无菌性炎症反应导致硬结形成。病理检查提示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增生,大量炎性细胞、单核细胞侵袭及异物肉芽肿形成。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后局部产生的纤维包膜较薄,没有包膜的局限,一旦发生继发畸形、感染继局部疼痛、硬结等症状,需要取出充填物时就很困难,本组有2例进行了两次填充物取出手术。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于2006年4月30日正式颁发了《关于停止生产销售和使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用)的通告》,这对完善医疗美容管理法规,严格整顿市场秩序,使整形美容外科健康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随着医疗美容技术的发展和监管的加强,注射隆鼻术的安全性和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注射隆鼻术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需要医生和患者充分了解和评估。同时,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有资质的医生进行手术,使用经过严格检测和认证的填充材料,是保障手术安全和效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