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不疼也不痒,容易被忽略,视网膜脱离发生时应如何辨别?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不疼也不痒,容易被忽略,视网膜脱离发生时应如何辨别?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4GKU1J05561P25.html

视网膜脱离是一种严重的眼科急症,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视力丧失。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视网膜脱离的症状、类型、高发人群以及治疗方法,帮助您及早发现并预防这一疾病。

视力有所下降,出现闪光感,视野中有部分区域像是被幕布遮挡一样变得模糊或者黑暗……这是视网膜脱离的典型症状。湘潭爱尔仁和医院眼底病科刘凯主任介绍,视网膜脱离发生时患者通常是无痛性的视力下降,临床上一些患者没能第一时间就医,发现自己“网脱”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是十分令人惋惜的。

“患者发生视网膜脱离后,如果能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患者的视力有较大的希望得到良好的恢复;但如果没有及时就医,时间耽误得越久,视力越难以恢复。”

什么是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位于眼球壁的内层,紧贴在脉络膜的内表面,它可以感受光线的刺激,像相机胶卷一样捕捉成像,从而让我们产生视觉。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与神经上皮层之间的分离,脱离部分的视网膜感知到光刺激后不能够正常进行信息传递,导致眼前看到的图像不完整或缺失。

视网膜脱离有哪些类型?

不同类型的视网膜脱离成因不同,有时它会像撕裂一样,形成一个个裂孔;有时由于玻璃体出现液化与后脱离,对视网膜产生牵拉,有时因为受到外力撞击等。无论是以何种方式发生,视网膜脱离都需要迅速处理。张伟主任提醒,视网膜脱离如果诊疗不及时会导致不可逆性视野缺失、视力损失,甚至可能造成完全失明、眼球萎缩。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出现裂孔,液化的玻璃体通过裂孔进入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之间,导致两者分离。如高度近视者,因眼轴变长使视网膜变薄、变性,易出现裂孔;还有随着年龄增长,玻璃体发生液化、变性和后脱离,在脱离过程中易牵拉视网膜形成裂孔。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由于视网膜受到玻璃体或视网膜表面增殖膜的牵拉引起,常见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眼部血管性疾病,这些疾病会使视网膜产生新生血管,新生血管周围会形成纤维增殖膜,膜的收缩就会牵拉视网膜导致脱离。

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因脉络膜渗出液进入视网膜下间隙导致。比如眼部的炎症(葡萄膜炎等),炎症使脉络膜的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渗出液积聚在视网膜下;另外,眼内肿瘤也会引起类似情况,肿瘤导致局部血液循环或渗透压改变,促使液体渗出到视网膜下。

视网膜脱离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1. 高度近视:近视度数大于600度属于高度近视。由于眼轴被拉长,视网膜会变薄、变脆弱,像过度拉伸的弹簧一样,容易出现裂孔,进而导致视网膜脱离。

  2.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视网膜周边的玻璃体可能会发生变性、液化,产生对视网膜的牵拉,而且视网膜本身也会出现退行性变化,使视网膜脱离的风险增加。

  3. 眼部受过外伤人群:比如眼部受到撞击、穿刺等外伤,可能会直接损伤视网膜,或者使视网膜的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引发视网膜脱离。

  4. 有视网膜疾病家族史的人:某些视网膜疾病可能和遗传因素有关,这类人发病风险高于常人。

  5. 患有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人:长期的糖尿病会引起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使视网膜的微血管受损,导致视网膜缺氧、新生血管形成,增加视网膜脱离的风险。

刘凯主任提醒广大网友,视网膜发生脱落需要及时治疗,一般以手术为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常见的有激光治疗、冷冻治疗、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巩膜加压术和巩膜扣带术、玻璃体切除术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