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暑习俗:大暑为什么喝羊汤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暑习俗:大暑为什么喝羊汤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93424458_120360322

大暑节气当天,我国有些地方有喝羊汤的习俗。有些人可能会感到迷惑,羊肉是一种比较热的食物,一般是在冬天的时候吃的,有御寒滋补的功效。但是,为什么要在大暑节气喝羊汤呢?究竟大暑喝羊汤有什么说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大暑为什么喝羊汤

大暑喝羊汤的习惯源于中医理论和地方习俗,认为这样可以驱寒、祛湿、补充能量并有益于健康。具体如下:

中医理论:中医认为羊肉性热,适合在夏天食用以暖胃生津、保护胃肠,特别是在炎热的天气中,人们容易因为过多摄入冷饮和生冷食物而导致脾胃受寒。因此,喝羊汤可以帮助驱寒、祛湿,保护身体健康。

地方习俗:在一些地区,如枣庄,大暑喝羊汤是一种传统习俗。这种习俗与当地的农事和气候有关,大暑时期正是农闲期,人们通过喝羊汤来补充营养,同时也有助于驱散体内的积热和湿气。

健康益处:夏天人体能量消耗较大,羊汤中的营养成分可以帮助补充能量,同时羊汤的性质温和,可以帮助缓解因食用冷饮而导致的脾胃虚寒。

总之,大暑喝羊汤的习惯不仅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被认为对健康有益的饮食习惯。

大暑喝羊汤有什么说法

在山东枣庄地区,大暑节气一直有“喝暑羊”的习俗。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三伏天,我国很多地区都一直就有吃羊肉喝羊汤,比如鲁西南、苏北、皖北、豫东等地区,人们称之为“伏羊”。暑天吃羊肉,可以以热制热、促进发汗、排出毒素。在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大暑吃羊肉汤,冬天不用穿绒衫”等。

鲁南人爱喝羊肉汤是出了名的。但奇怪的是,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并不像草原那样生长着数不清的羊群,只是散养在各个角落,由一些小商贩上门去取收购。

鲁南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喝羊肉汤呢?也许是一种久远传统的沿袭,不论你走到那里,听到的最多是:“走,喝羊肉汤去!”几近口头禅的话语,可见一斑呀。

鲁南的羊肉汤种类繁多,因配料、煮制方法等不同而风格各异,但总得特点是不膻不腥,香味醇浓,色白如牛奶,且肉质鲜嫩,吃后令人回味无穷。羊肉属温性,汤具有养胃健脾,清汤进补的功效;羊脑能健脑明目,尤其适合老年人和神经衰弱者食用;口条可壮身补血,最宜病愈大补者食用;羊肚、羊眼等都是极美味的补品;断奶的孩子喂食羊肉汤,可以起到清奶肠增食欲的效果,真可谓营养丰富。

光这些还不够,鲁南人喝羊肉汤那喝的是文化,根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宰相范蠡曾来羊庄隐居,见羊庄羊肥草美,便在此地养羊,以恩泽百姓,羊庄也因此成为鲁南地区山羊的发源地之一。《汉书杨蟪传》中有 “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的记载。这说明早在汉代,农家每年在盛夏和严冬季节食羊进补已经相当盛行了。当地的一个民谣“六月六送羊汤,六月六叫姑娘,新麦煎饼羊肉汤”,可以印证这个习俗由来已久,而大暑天喝伏羊更成为传统食俗。

每年大暑天,城里人会来到羊肉汤馆喝汤,喝酒,吃肉;而乡下人,亲戚邻里凑个份子,支起锅罩,点燃柴火炖起肉汤来。

而本地的一位作家更将这个习俗发挥大了极至。还得感谢他,是他让更多的人认识了鲁南的羊肉汤,是他为家乡作了免费的宣传。他就是张继,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他的《男妇女主任》、《村主任李四平》中的杀羊、和羊肉汤的场景,再现了这个习俗,这也成就了他“飞天”最佳编剧的梦想。

在众多的羊肉汤品种里面,数道北,西集,鲁寨等最富盛名。一张四方的矮桌子,几把方凳椅,永远那么朴实,憨厚,没有贵气,骄气,上至达观贵人,下至贫民百姓,均可同乐,这里没有贵贱之分,一幅贫民模样,甚为百姓喜爱。远来的客人,走亲访友,前来投资的外商,同处一个屋檐下,其乐融融。

大暑喝羊汤的注意事项

羊肉好吃,羊汤好喝,但暑天食用并非多多益善,也并非人人都适合。吃羊肉也得分体质,有的人体质偏寒,夏天可吃点羊肉,也不会有不适反应。对于大部分人,特别是一直呆在空调房里,又爱吃冷饮的人来说,吃点羊肉在三伏天也是一种选择。

但对于体质偏热的人来说,就不要多吃喝羊肉羊汤了,而且羊肉含蛋白丰富,有的人吃多了也会过敏。“伏天吃羊”要根据不同的体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若有发热、牙痛、口舌生疮、高血压、糖尿病等上火症状的人,在伏天应尽量少吃甚至不吃羊肉。感冒咳嗽、皮肤病发作及咯血的人,也不宜食用。

另外,“吃伏羊”、“喝羊汤”也要注意控制食用量。以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冷的人为例,建议在“三伏天”的每一伏期间,吃一斤至一斤半羊肉,一般伏前三天到入伏这一天,这三天是比较好的进补时机。如果吃羊肉后出现了腹胀的症状,可适量饮用桑叶茶解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