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0崛起:人工智能如何塑造人类思维新模式?
系统0崛起:人工智能如何塑造人类思维新模式?
人工智能提供的认知支持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然而,决策的最终控制权应当牢牢掌握在人类手中。
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的互动正在塑造一种新的思维系统,这就是所谓的 “系统 0”。它不属于人类思维,但能够增强人类的认知能力。它与人类的两种现有思维模式并存:系统 1 的特点是“直觉、快速和自动思考”,而系统 2 则是一种“更具分析性和反思性”的思考方式。
然而,“系统 0”的引入,无疑为我们的认知环境增添了新的复杂性,标志着人类在思考与决策能力的进化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我们有责任确保“系统 0”被用于提高我们的认知自主性,同时又不损害我们的自主性。
Via:Pixabay
外部思维的新形式
正如外置硬盘能够存储并扩展电脑的数据处理能力一样。人工智能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处理与计算能力,可以充当人类的“外部大脑”,从而增强我们的认知能力。这种依赖于人工智能的“外部”思维形式,便是我们所说的“系统 0”。
通过管理海量数据,人工智能可以处理信息,并根据复杂的算法提供建议或决策。然而,与直觉思维或分析思维不同,“系统 0 ”不会为其处理的信息赋予内在意义。换句话说,人工智能可以在不真正 “理解 ”所处理数据内容的情况下进行计算、预测和生成响应。
因此,在利用人工智能产生的结果时,人类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们需要对这些结果进行解释并赋予其实际意义。这类似于拥有一个高效的助理,它能够收集、筛选和组织大量信息,但最终的明智决策仍然需要我们的介入和判断。
Via:新华社 王鹏
“0系统”的风险:自主权的丧失与盲目的信任
里瓦和乌比亚利教授郑重指出:“过度依赖‘0系统’而忽视批判性思维,将带来巨大风险。如果我们不假思索地接受人工智能提供的解决方案,可能会逐渐丧失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在自动化日益普及的今天,人类必须持续对人工智能的结果保持质疑和挑战。”
此外,人工智能系统的透明度和信任度也是另一大难题。我们如何确保这些系统不存在偏见或失真,并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教授们警告说:“随着合成或人工生成数据的日益增多,我们可能面临对现实感知的扭曲,进而对决策过程产生负面影响。更令人担忧的是,人工智能可能会削弱我们的内省能力——这一人类独有的反思自我思想和感受的过程。”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利用智能系统分析我们的行为和心理状态或许将成为可能。这引发了一个深刻的问题:通过人工智能的分析,我们能否真正全面地了解自己?人工智能能否复制主观体验的复杂性和深度?
尽管存在这些挑战,但“0系统”同样孕育着巨大的机遇。凭借其快速高效处理复杂数据的能力,人工智能将助力人类解决超出自然认知范畴的问题,无论是科学难题、海量数据分析,还是复杂社会系统的管理,人工智能都将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伙伴。
为了充分发挥“0系统”的潜力,研究报告的作者呼吁制定道德和负责任的使用指南。他们强调:“透明度、问责制和数字素养是确保人们能够批判性地与人工智能互动的关键要素。提升公众驾驭这一新认知环境的能力,对于防范过度依赖风险至关重要。”
Via:《Her》
人类思想的未来
教授们总结道,如果放任自流,“0系统”未来可能会对人类思维产生干扰。他们强调:“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如何合理使用‘0系统’,并保持批判性态度。只有引导它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0系统’才能真正发挥其潜力。”
参考文献(点击滑动查看)
1.Chiriatti, M., Ganapini, M., Panai, E. et al. The case for human–AI interaction as system 0 thinking. Nat Hum Behav 8, 1829–1830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62-024-01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