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如此喝汤,身体遭殃!喝汤的五大错误,别再犯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如此喝汤,身体遭殃!喝汤的五大错误,别再犯了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718585

秋冬季节是喝汤的旺季,很多人认为汤是“滋补利器”,营养都在汤里。但事实上,这些关于汤的认识和想法都是错误的。本文将为您揭示喝汤的五大误区,并提供科学的喝汤建议。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很多人都有煲汤喝的习惯。认为汤不仅好喝,也是“滋补利器”。不少人还认为营养都在汤里面!“大骨汤”补钙效果好得很!饭前喝汤比饭后喝汤好……但事实上,这些关于汤的认识和想法都是错误的。

营养都在汤里,汤比肉有营养?

“汤比肉有营养”这个错误的观点不仅老年人有,很多中年人、年轻人都有,实际上——汤的营养远低于肉,别再只喝汤不吃肉了!


图源:视觉中国

从营养学角度来看,汤的营养价值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过量饮用甚至可能带来不利影响。在熬制鱼汤、骨汤、肉汤的过程中,虽然会溶解出少量的蛋白质,但同时也会溶解脂肪和嘌呤。如果只喝汤、不吃肉,相当于扔掉了90%以上的蛋白质,却摄入了不少的嘌呤、脂肪和盐。

煲汤时间越长越有营养?

长时间煲汤不但会使食材的营养流失,还会导致汤中嘌呤、脂肪含量升高,不利于健康。蔬菜汤煮至食材稍微软即可,肉类汤烹煮1小时左右最佳,最长不要超过2小时。


图源:视觉中国

汤越浓,营养价值越高?

有些人对乳白色的浓汤有一种执念,认为这种汤特别“滋补”。实际上,汤呈现乳白色的原因,是脂肪在熬制过程中发生了乳化,脂肪微粒由于光线作用而呈现出乳白色,这与汤的营养价值多高并无直接关联。


图源:视觉中国

长期大量摄入这类脂肪含量高的汤品,反而会加重身体负担,对人体消化系统和心脑血管等造成损伤。

汤越鲜越好?

越是鲜美的汤,其中的肌酐、肌酸和嘌呤等含氮浸出物就越多。这些物质过量摄入会增加我们机体的负担,长期食用会对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补钙就喝“大骨汤”?

传统观念中,一直认为骨头汤是个好东西。骨头、骨油富含钙质,拿来熬汤岂不是大补?实际上,骨头汤虽然味道鲜美,其补钙效果却微乎其微。

骨头确实含有大量钙质,但难以溶解,人体吸收更是困难。据检测,1公斤排骨熬成的骨头汤中,钙含量只有15毫克,不及骨头中的万分之一。至于骨髓和骨油,它们的主要成分是脂肪,过多摄取反而容易导致体重增加。

饭前喝汤好,还是饭后喝汤好?

有人认为如果吃饭前喝点汤,吃饭的时候就会吃得少,对减肥有帮助。但实际上,胃需要20分钟才能向大脑传递饱腹信号,也就是说喝汤后还需等待20分钟再吃饭。而饭后喝汤,则容易导致过量进食。

至于是饭前还是饭后喝汤,取决于个人喜好。


图源:视觉中国

掌握这3点,喝汤更健康

虽然汤的营养价值不及肉,但喝汤如同喝热水一样,是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为了健康着想,建议大家这样喝汤↓

  1. 喝汤也要吃肉:对人体好的绝大多数营养保留在肉中。
  2. 少放盐和油:盐多、脂肪多的汤,对于控制血压和心血管健康有不利影响。
  3. 别喝太烫的汤:世界卫生组织评估认为,喝汤温度太高会增加患食管癌的风险,建议汤的温度最好不要超过65℃。

虽然汤很鲜美,能暖身暖胃,但为了健康,大家仍需适量饮用。


图源:视觉中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