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天候策略遇上ETF:穿越经济周期的资产配置艺术
当全天候策略遇上ETF:穿越经济周期的资产配置艺术
在变幻莫测的经济环境中,如何构建一个能够穿越周期的投资组合?被誉为“金融界的乔布斯”的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通过其开创性的全天候策略(All Weather Strategy),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解决方案。
“经济环境就像一年中的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需要有表现好的资产,你应该把你的风险分成4个等份,分别配置到4个季节各自最有利的不同类型的资产上”。
被誉为“金融界的乔布斯”、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曾这样描述他的全天候策略(All Weather Strategy)。
在他的带领下,桥水基金成功跻身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之一,管理资产规模近1125亿美元。作为桥水成功的法宝之一,全天候策略背后折射的“风险平价”思想和资产配置思路至今被津津乐道。
如今,指数基金产品不断丰富,ETF作为资产配置工具属性日益突出,以ETF构建全天候组合策略或许投资者穿越牛熊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风险平价:从麦乐鸡的上市说起
其实,早在瑞·达利欧开始从事投资之前,他的人生经历中便运用过“风险平价”思想。
他的畅销书《原则》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
20世纪70年代末,桥水的主要业务是为客户提供市场咨询服务,其中有一位客户是当时美国最大的鸡肉生产商——雷恩加工。当时,麦当劳已经设计出一款新产品,麦乐鸡,但犹豫要不要将其上市。一方面,麦当劳担心鸡肉价格可能上涨,从而挤压它的利润率。另一方面,当时鸡肉期货并没有成型市场,雷恩加工等鸡肉生产商不愿意以固定价格长期向麦当劳出售鸡肉,因为它担心自己的生产成本会上升,利润会受挤压。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瑞·达里欧提出了一个巧妙的解决方案。
他发现,鸡肉的价格主要受小鸡、玉米和豆粕三部分影响,其中玉米和豆粕等饲料成本的价格波动更大。因此达里欧建议将玉米和豆粕捆绑成一个期货合约锁定成本,这样一来,它就能向麦当劳提出一个固定报价。
对麦当劳来说,某种程度上,鸡肉被视为一个由小鸡(债券)、玉米(股票)和豆粕(商品)三部分组成的资产组合。这种新的资产组合相比原本鸡肉的价格具有更稳定的风险收益特征。
这种做法,便是风险平价思想运用的雏形。
风险平价模型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调整不同资产的比例,让每种资产对投资组合整体风险的贡献程度保持一致。
换句话说,风险平价模型的目标是让投资组合中每种资产的“风险权重”相同。这意味着,如果投资组合出现亏损,每种资产对亏损的贡献程度都差不多。
这种策略可以有效地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因为即使某些资产表现不佳,其他资产可以起到平衡作用,从而降低整体损失。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
传统的资产配置模型,通常基于马科维茨理论的均值方差模型。这个模型会根据每种资产的风险和收益,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来构建投资组合,以达到在相同风险水平下获得最大收益,或者在相同收益水平下降低风险。
虽然这个模型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一些问题。
从风险角度来看,传统的资产配置模型往往会出现“失衡”的情况。例如,如果我们用一半的资金投资股票,另一半投资债券,从资金分配上看,这似乎是均衡的。但实际上,股票的风险远远高于债券,因此组合的整体风险可能主要由股票决定。也就是说,即使债券在组合中占了一半的资金,但它对整体风险的贡献可能微乎其微。
换句话说,传统的资产配置模型可能无法真正有效地分散投资风险,因为风险仍然集中在某些特定资产上。
与传统的资产配置模型相比,风险平价模型让投资组合中每种资产的“风险权重”相同,可以有效地减少组合受某些资产波动的影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分散投资风险,并实现投资组合的稳定增长。
全天候策略: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
基于风险平价思想,瑞·达利欧进一步开发了“全天候策略”。
“全天候”,顾名思义就是所有天气都适用,意指穿越经济变化周期,一直保持正常运行的投资策略。
他的目标是,无论经济好坏、通货膨胀高低,自己的投资组合都能保持稳定的收益。
具体来看,他通过分散投资于股票、债券、大宗商品和其他资产类别,并根据市场情况动态调整配置比例,来实现长期稳健的回报。
在瑞·达利欧看来,以经济增长和通胀两个维度划分,经济环境可以构建一个四宫格象限,对应增长高于预期、增长低于预期、通胀高于预期和通胀低于预期四种类型。
不同象限对应不同的经济环境,不同的资产在不同经济环境下表现各异。
数据来源:桥水基金
(1)经济增长高于预期:股票、商品、公司信用债、新兴市场债券将有较好表现
(2)通胀高于预期:配商品、通胀挂钩债券、新兴市场债券表现较好
(3)通胀低于预期:普通债券、股票有较好表现
(4)经济增长低于预期:普通债券、挂钩通胀债券表现较好
全天候策略进行资产配置的核心思想是风险均衡,本质上就是通过构建资产组合,使其在上述四种不同的经济环境下都承受相同的风险,即25%的风险。
普通投资者也能用ETF“抄作业”
虽然桥水基金并未对外公布全天候策略背后风险均衡的具体模型,但瑞·达利欧曾给普通投资者分享过一个简化后的“全天候”投资模型。
他在畅销书《钱,7步创造终身收入》中受访时提到,适合普通投资者的全天候组合资产比例为:
30%的股票,40%的长期债券,15%的中期债券,7.5%的黄金,7.5%的大宗商品。
这本书的作者罗宾斯通过回测,也证实了上述组合在1984 到 2013年间的亮眼表现:平均年回报率9.7%,86%时间里账面浮盈,在账面处于亏损的14%的时间里,平均跌幅仅为1.9%,最大损失为3.9%,波动率为7.6%。
当然,瑞·达利欧的建议或许是针对美国投资者。那是否适用于国内呢?
按照简化版全天候模型的思路,我们尝试用沪深300(15%)、中证500(15%),30年国债(40%),上证10年国债(15%),南华商品指数(7.5%),沪金指数(7.5%)复刻美国简化版全天候模型,回测发现效果虽然不如美国市场,但以沪深300为基准时,长期仍能跑出较高的超额收益,而且最大回测大幅降低,拉长时间持有体验更好。
数据来源:wind;统计周期:2011/7/5-2024/11/20
可以看到,中美资本市场的显著差异,也使得国内应用全天候策略时并不能直接套用。本土化的应用或许还需因地制宜,比如将股票资产范围扩充至全球、国内资产风险平价调整为更合适的比例等。
总的来看,在资产配置重要性日益突出的当下,全天候策略背后折射的风险平价思想或许才是瑞·达利欧带给普通投资者最好的礼物。
如今,随着ETF产品的不断丰富,能够表征全球各类资产的工具越来越完善,当我们在思考如何用ETF构建适合的资产配置组合时,全天候策略或许恰好能够通过被动投资、长期投资,实现穿越牛熊、获取稳定预期回报的目的。
正如瑞·达利欧对全天候投资组合的评价那样——
“我的终极目标就是,创建一部运转极好的机器,我只需在一旁坐看美好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