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蓝光镜片真的有用吗?一文读懂防蓝光镜片的临床效用
防蓝光镜片真的有用吗?一文读懂防蓝光镜片的临床效用
自新冠疫情爆发后,线上教学和视频会议已成为常态。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导致眼睛疲劳,已成为大众普遍面临的问题。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防蓝光镜片"也成为了眼镜市场的新宠。但防蓝光镜片真的有用吗?让我们用科普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什么是蓝光?带你认识白光如何创造彩虹
要了解什么是"蓝光",首先要认识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白光"。白光实际上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线复合而成。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线具有不同的波长,通过三棱镜折射时,这些光线会被分离,形成彩虹。物理学上将这些光线统称为可见光(Visible light)。
在众多可见光中,为什么特别强调蓝光对眼睛有害呢?研究表明,短波长、高能量的蓝光能够穿透眼睛的各个结构,对黄斑点造成不可逆的光化学伤害。
迷思1:防蓝光镜片对保护眼睛健康有作用吗?
虽然提到高能量蓝光可能对眼睛黄斑点造成伤害,但"防蓝光镜片能保护黄斑点免受伤害"这一假设目前尚未得到科研实证支持。
英国学者研究发现,电脑屏幕和手持设备(如平板电脑、手机等)发出的蓝光强度远低于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的安全标准。具体数据对比显示:
- 英国6月夏季晴天天空的蓝光辐射强度是安全上限值的10.4%;
- 英国12月冬季阴天天空的蓝光辐射强度是安全上限值的3.4%;
- 手机面板的蓝光辐射强度是安全上限值的0.262%;
- 平板电脑面板的蓝光辐射强度是安全上限值的0.127%;
- 笔记本电脑屏幕的蓝光辐射强度是安全上限值的0.107%;
- 台式电脑屏幕的蓝光辐射强度是安全上限值的0.082%。
由于缺乏充分证据表明电子产品发出的蓝光强度会对眼睛构成健康风险,"防蓝光眼镜能保护眼睛健康"的说法也就站不住脚了。
英国著名眼镜连锁店Boots Opticians曾在2015年《泰晤士报》刊登广告,宣称"LED电视、手机及节能灯泡发出的蓝光会伤害视网膜细胞,其最新推出的BPPB镜片可以过滤这些有害蓝光,保护眼睛免受伤害"。然而,该广告最终被裁定为失实陈述,并被处以4万英镑的罚款。
迷思2:防蓝光镜片能缓解眼睛疲劳吗?
市场在推广防蓝光镜片时,常将其"缓解眼睛疲劳"作为卖点。但这一说法在学术界存在很大争议。
2017年,美国华盛顿大学邀请了36名来自密苏里大学视光学院的师生进行研究,发现防蓝光镜片确实能缓解眼睛疲劳。但值得注意的是,参与研究的师生都能辨别出普通镜片和防蓝光镜片,因此研究并非以"双盲对照"形式进行。
近年来,最具代表性的临床研究是2021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进行的"双盲随机对照"研究。研究招募了120名患有电脑视觉综合症(CVS)的参与者,结果显示,与普通镜片相比,防蓝光镜片并不能更有效地缓解长期使用电脑带来的不适。
综合以上研究,"防蓝光镜片能缓解眼睛疲劳"的说法在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期待未来有更多相关研究的出现。
迷思3:防蓝光镜片能改善失眠吗?
近年来,关于防蓝光镜片改善睡眠质量的论点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目前仍缺乏充分的临床证据。
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叫做"松果体"的结构,它能感应视网膜接收到的蓝光信号,从而判断昼夜时间并控制睡眠周期。具体来说:
- 白天阳光中的蓝光会抑制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使身体保持清醒状态;
- 黑夜没有阳光和蓝光时,松果体则会分泌褪黑激素,使人产生睡意。
因此,晚上或睡前过度使用发出蓝光的电子产品确实会影响睡眠质量,这一点已有大量科研实证支持。
近年来,许多临床研究探讨了在黄昏或晚间佩戴防蓝光镜片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证实,如果在黄昏或晚间佩戴能阻隔65-99%蓝光的琥珀色镜片,失眠者更容易入睡,且无需药物就能改善睡眠。然而,这些研究中使用的镜片所阻隔的蓝光量远高于市面上常见的防蓝光镜片,因此需要等待更多针对市售防蓝光镜片的研究结果。
从根源入手改善疲劳 视光师也在用的抗疲劳方法
虽然防蓝光镜片的效果尚待进一步证实,但如果担心眼睛健康,选择质量有保证的防蓝光镜片使用也是可以的。需要注意的是,自然界的蓝光有助于调节昼夜节律,一些不合格的防蓝光镜片可能会过度阻隔蓝光,影响白天的精神状态和工作表现。
在数字化时代,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不可避免。目前,最有效的缓解视疲劳方法是遵循"20-20-20"规则:
每用眼20分钟,就要花20秒望向20英尺(约6米)外的景物。
研究表明,采用"20-20-20"规则能有效降低80%因长期使用电脑带来的不适症状。
实用护眼程序推荐 从今天起执行20-20-20
作为眼科视光师,推荐一款自己也在使用的免费护眼应用程序——Eye Care 20 20 20:
- 打开应用程序后,点击"允许"以接收休息提醒;
- 点击"开始",应用程序将自动计时20分钟;
- 20分钟后,应用程序会发出提示,提醒你花20秒望向20英尺外的景物。
iOS系统下载链接:
https://apps.apple.com/us/app/eye-care-20-20-20/id967901219
Android系统下载链接: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prostartme.eyecare202020&hl=zh_HK&gl=US
希望读者放下手机,看看20英尺外的景物,让疲惫的双眼稍作休息。
参考文献:
- O’Hagan, J. B., Khazova, M., & Price, L. L. (2016). Low-energy light bulbs, computers, tablets and the blue light hazard. Eye (London, England), 30(2), 230–233. Link
- Lin, J. B., Gerratt, B. W., Bassi, C. J., & Apte, R. S. (2017). Short-Wavelength Light-Blocking Eyeglasses Attenuate Symptoms of Eye Fatigue. 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 58(1), 442–447. Link
- Singh, S., Downie, L. E., & Anderson, A. J. (2021). Do Blue-blocking Lenses Reduce Eye Strain From Extended Screen Time? A Double-Mask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226, 243–251. Link
- Adams, S. K., & Kisler, T. S. (2013). Sleep quality as a mediator between technology-related sleep quality, depression, and anxiety.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6(1), 25–30. Link
- Thomée, S., Härenstam, A., & Hagberg, M. (2011). Mobile phone use and stress, sleep disturbances, and symptoms of depression among young adults—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BMC Public Health, 11, 66. Link
- Janků, K., Šmotek, M., Fárková, E., & Kopřivová, J. (2020). Block the light and sleep well: Evening blue light filtration as a part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 Chronobiology International, 37(2), 248–259. Link
- Perez Algorta, G., Van Meter, A., Dubicka, B., Jones, S., Youngstrom, E., & Lobban, F. (2018). Blue blocking glasses worn at night in first year higher education students with sleep complaints: a feasibility study. Pilot and Feasibility Studies, 4, 166. Link
- Shechter, A., Kim, E. W., St-Onge, M. P., & Westwood, A. J. (2018). Blocking nocturnal blue light for insomnia: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96, 196-202. Link
- Zerbini, G., Kantermann, T., & Merrow, M. (2020). Strategies to decrease social jetlag: Reducing evening blue light advances sleep and melatonin.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51(12), 2355–2366. Link
- Anggrainy, P., Lubis, R. R., & Ashar, T. (2020). The effect of trick intervention 20-20-20 on computer vision syndrome incidence in computer workers.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Ukraine), 1, 22-27.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