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味:香港的冬季滋味
腊味:香港的冬季滋味
在香港,腊味不仅仅是餐桌上的美食,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从腊肠、膶肠到腊鸭,每一种腊味都凝聚着香港人对传统美食的热爱。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香港的腊味文化,以及如何品尝最地道的腊味美食。
古语有云「秋风起,食腊味」,虽然香港四季皆有腊味出售,但还是秋冬时节,来一口热腾腾兼油香满溢的腊味饭,最能配合季节气氛,最具滋味。
以往每逢入秋,西环、上环的腊味店便会售卖当季腊味:门面挂满一串串的腊肠、膶肠、腊鸭和腊肉,非常壮观,识食之士也不理油腻,即场挑货,满载而归。可惜近年因健康意识、冬天渐短等因素,令抢购腊味此情不在。然而,对香港人来说,冬天在街边享用冒烟的炭炉腊味煲仔饭,或在家中端出一份刚蒸好的腊味「加餸」,仍是不少香港人的冬季集體回忆。
什么是腊味?
在中国,腊制食物最早见于《易经》:「于阳而煬于火,曰腊肉」,意思是把肉放在阳光下晒去水分,再以火中烘烤成为腊肉,可见腊味制作已有超过 2000 年历史。现时,大部分腊味的做法均是先以盐或酱腌过肉类,再经日晒和风干而成。因为秋天吹起北风,有利做出干爽的腊味,故有了秋天制作、冬天享用的傳統。
香港的腊味文化
不同肉类都可以制成腊味,一些地方甚至会制作腊鸡、腊鱼和腊田鼠。香港的腊味文化由上世纪的广东移民带入,主流产品包括腊肠、膶肠、腊肉和腊鸭,口味亦跟随广东,整体口味偏甜。
在五十、六十年代,香港售卖的腊味以本地制作为主。根据《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的资料,当时全港约有 20 间附设工场制作腊味的店铺。近年,因为成本问题,不少店铺迁移,香港只余下数间。虽然如此,腊味制作技艺还是于 2014 年入选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手工藝类别,足见其对香港饮食的代表性。
最具人气的腊肠
数款主流腊味中,最受欢迎的就属腊肠了。的确,腊肠咸甜酒香兼备,吃法也多,既可于饭面蒸熟,亦可做萝卜糕和腊肠卷,令它广受欢迎。
腊肠的做法是先将猪肉切粒,加入盐、糖、老抽、酒、玫瑰露等调味料拌匀,再以机器灌入肠衣,挤出一条条腊肠。之后还需要「打针」,就是由师傅以针板在腊肠上打孔,以流出多余水分;以及扎肠,即用绳子既把腊肠扎成相同长度,制成一孖两条。最后还要用烘肠——以往采用的是自然风干法,但这种方法要看天气,近年大多店铺已改用机器,在摄氏 50 至 60 度的恒温下烘焙四天,腊肠才可应市。
这些步骤听起来简单,但每个细节都影响出品。最基本是拣选的猪肉是否优质?随着近年大众对健康的追求,有腊肠品牌标榜使用香港新鲜猪肉,亦有用上天然饲料饲养的猪肉做成的有机腊肠,也有用上英国和西班牙名种猪肉制作的腊肠,以应付市场需要。
再来就是采用切肉还是绞肉,前者被公认口感好得多,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店铺会写明是「切肉腊肠」。肥瘦猪肉的比例也影响质素。传统上以「二八」为黄金比例,即两分肥肉兑八分瘦肉,但为顺应健康潮流,近年出现不少全瘦、「一肥九瘦」、特瘦、加瘦等选择。此外,肠衣以动物肠衣(如猪肠衣或羊肠衣)为优,若用上人工肠衣则韧度稍逊了。最后当然少不了调味料的味道是否平衡。以上都需要经验来取得最好效果,一条好腊肠来得绝不容易。
其他腊味
在腊肠以外,腊味店还有膶肠。如果说腊肠是老少咸宜,那么膶肠就是 acquired taste,也就是需要时间才懂得欣赏的味道。它的制作方法和腊肠相似,但会加入猪肝或鸭肝等的动物肝臟,吃下去质地上较软,带湿润感,洋溢肝臟香气,喜欢的会一口便停不下來,不喜欢的則半口都嫌多。好的膶腸應該洋溢膶香,不應有油膉味。其最常見的吃法是加到飯面蒸熟,若到餐廳點叫鴛鴦腸飯,就是臘腸和膶腸的配搭。
此外,不少人爱买一块腊肉回家,切薄片后与同样是冬季当造的芥兰同炒,或做成煲仔饭,油香米香融合,甘香丰腴,滋味无穷。腊肉的制作方法是先把猪五花腩以盐、糖、生抽、老抽、玫瑰露等调味料整条腌制,再经日晒或烤炉烘干后而成。选購时,應選肉質結實、肥瘦分明、充滿臘香的。因為製作方法相對簡單,不少人也会尝试在家自己制作。
最后还有腊鸭。做法是把去除内脏、清理干净的全鸭以盐腌好,日晒和风干而成。在香港的腊味店,以南安腊鸭被視為佳品。南安位于福建省,当地的鸭种骨架小、鸭味浓,加上当地阳光充沛, 气候干燥,令出品的腊鸭肉质有弹性,咸中带鲜。挑选时,可留意南安鸭的嘴上有珠形圆点以作辨认,肉质也要饱满。若可以,不妨以竹籤穿過鴨髀位置,若竹籤富臘鴨香便屬上佳貨色。若嫌全鸭太多,不少店铺亦售腊鸭腿。食用时先以沸水汆烫,去除多余油份,即可加到煲仔饭中烹煮,或直接享用也可。
冬季的滋味
虽然现时购买腊味回家享用的人少了,但冬季时份,香港人必定会外出享用两大腊味美食:腊味煲仔饭和腊味糯米饭。位于西营盘的必比登推介坤记煲仔小菜(皇后大道西)是品尝煲仔饭的好地方。店子对制作非常认真,例如白饭以三種米混合而成,調配出最佳的軟硬度;豉油採用日本萬字品牌,再加入薑、葱頭和上湯去煮,令滋味更上一層樓。熱門款式有臘味飯、油鴨飯、鴛鴦腸飯等。天氣冷時,看到店主站在一排火爐前把煲仔飯逐一烹調,煮好後捧到面前冒着白煙熱騰騰享用,是冬季一大樂事。
而提到腊味糯米飯,大家一定會想到位於灣仔的米芝蓮入選餐廳強記美食。於 2021 年從街邊檔搬入鋪位,店子用餐環境變得更舒適,但糯米飯製作講究不變。飯底用上泰國金鳳糯米,新米旧米各一半,做出爽软兼备的口感;腊肠膶肠则来自西营盘老字号裕和腊味杂货,做到料丰味美。冬天来一碗,再配搭店子热卖的煎蝦米腸粉和花生旺菜豬骨粥,就是最地道的冬日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