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全国优秀教师!
她,全国优秀教师!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发文对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其中,青岛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刘晓玲获评“全国优秀教师”。
刘晓玲,女,工学博士,青岛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一流课程“机械设计”负责人,山东省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山东省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
教书育人,敬业爱生
她为本科生主讲“机械设计”等3门课程,为研究生主讲“摩擦学原理”等3门课程,教学工作量饱满,教学效果优秀。
她坚持立德树人,创新课程思政架构,实现了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她创新“课间思政案例”,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责任担当。作为负责人,将“机械设计”建成了“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获“智慧树杯”课程思政示范案例教学大赛全国特等奖。
她以学生为本,致力于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指导。她关心学生的成长成才,连续十几年为考研学生答疑,很多学生在她的指导下顺利读研。指导的研究生已毕业30多名,多数成为技术骨干,获用人单位好评,她获评校级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指导的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和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其中,研究生李传敏在她的指导下掌握了有限元分析技术,用于密封件等产品研发,近三年企业产值年均增长率 120%。
她曾多年任班主任,所带班级多次获评先进班集体和优秀团支部。她的学生宋晓东现为江苏省双创领军人才、苏州双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其企业年均销售额近4000万元。她获评青岛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青岛理工大学师德标兵、优秀考研指导教师、优秀班主任等称号。
教学研究,成绩突出
她构建了省内较早的线上教学模式,建成了“精密机械设计”和“机械设计”山东省在线开放课程。探索小组教学和翻转课堂,提高了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每次结课时教室里热烈的掌声就是学生对她教学效果的肯定。主持的“机械设计”课程获批山东省“一流”课程和国家级“一流”课程。主持的“摩擦学原理”课程获批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精品课程。
她不仅把全国机械设计大赛引入项目课,还积极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撰写科研论文和申请专利,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奖百余项。
她创新性地开展教学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她主持省级教研课题5项、校级教研课题6项。她以第1作者公开发表教研论文16篇。主编教材3部。
因其在教学研究上的突出成绩,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排名第6)、二等奖2项(分别排名第1和第3),山东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山东省优秀教学案例一、二等奖各1项(排名第1)。她指导的本科毕业设计两次获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5次获校级优秀毕业设计一等奖;她指导的本科生获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和山东省机电产品大赛和智能制造大赛三等奖。
科研攻关,硕果累累
作为山东省摩擦学与表面工程重点实验室的骨干,刘晓玲老师在教学和教研之余,致力于润滑学科的科学研究。她已公开发表科研论文近百篇,其中SCI、EI收录4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多次参加国际会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一方面,科研项目成效显著: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其结题评价为良好、主持完成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作为主要研究成员,参与国家973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另一方面,其科研成果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排名第3)、青岛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4)。
她注重团队建设,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提升了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作为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骨干,负责的 “机械设计课程群教学团队” 获批山东省基层教学组织。
由于在教书育人、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成绩突出,刘晓玲被授予“山东省教学名师”,还曾获青岛市五一劳动奖章、青岛市三八红旗手等,并被推选为青岛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