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做T策略的基本原则
日内做T策略的基本原则
日内做T策略是量化大师推出的一种股票策略,其主要目的是:长期持有一只股票,在保持仓位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日内做T交易,不断降低持仓成本,赚取额外收益。本文将详细介绍日内做T策略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
日内做T策略的范围界定
日内做T策略主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 如何保持仓位不变?
- 如何赚取做T收益?
以下问题不在日内做T策略的考虑范围之内:
- 如何选择值得长期持有的个股
- 如何判断一个股票是否可以长期持有
- 日线级别的建仓、加仓、减仓、平仓
第一原则:保持仓位
保持仓位不变,简单的说,就是昨天收盘时持有多少股,今天完成做T交易之后,收盘时还是持有多少股。
要做到保持仓位不变,其实并不难,只要确保当天买入的股数和卖出的股数相等就可以了(由于T+1交易制度的限制,卖出股数不能超过昨日持仓的股数)。
如果不相等,则在收盘时补回差值即可,举例说明:
比如,原本持仓1000股中国平安,当日盘中先买入了1000股,没有机会卖出,则在尾盘集合竞价阶段卖出1000股,仓位就恢复到了原先的1000股了,仓位保持不变。
再比如,原本持仓1000股中国平安,当日盘中先卖出了1000股,没有机会买入,则在尾盘再买入1000股,仓位就恢复到了原先的1000股了,仓位保持不变。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为了保持仓位的强制尾盘交易,有可能会导致做T交易亏损,但是即使亏损也应该坚决执行,因为日内做T的第一原则是“保持仓位”,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如果存在侥幸心理,破坏了“保持仓位”原则,虽然有可能在下个交易日避免单次亏损,但是更大的可能性,是在日线级别的上涨过程中踏空,或是在日线级别的下跌过程中加重了仓位。
从另一个角度说,日线级别的加仓和减仓,应该是由个股策略决定的,而不是由日内做T策略决定。
第二原则:赚取做T收益
赚取做T收益似乎也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只需要低买高卖就可以了。
的确是这样的,不过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考虑清楚,其中一个就是交易成本,也称为摩擦成本,就是在买卖股票时支出的交易费用。
A股的交易费用包括印花税、证管费、经手费、过户费、券商的交易佣金等等。具体的标准在此不做详细介绍了,其中的大头是印花税,单边千分之一,卖出股票时收取,也就是0.1%,加上其他费用(券商的交易佣金按照万2.5计算),完成一个交易对的交易成本一般是0.15%左右。
为了方便计算,量化大师的历史回测按照单边0.2%计算交易成本的,略高于实际成本。也就是说,如果按照策略进行完全相同的交易,应该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考虑到交易成本,做T交易的卖出价仅仅是高于买入价是不够的,需要在扣除交易成本之后仍然高于买入价格,才能保证盈利。如下面的公式:
卖出价格 x (1 - 0.2%) > 买入价格
其中的0.2%就是交易成本。
如何确定日内做T策略的买入价格和卖出价格呢?有两种手法。
一种是通过日内盯盘,捕捉盘中的短线交易机会,低买高卖。这种手法的优点是操作灵活,高手可以获得很高的收益,缺点是需要高强度的紧张盯盘,快速超短线交易,没有对接自动交易的情况下,量化策略很难有用武之地。
另一种手法是根据股票日线级别的历史K线数据,以及其他衍生指标,预估当日的支撑位和压力位,然后按照计划交易即可。这种方法没有前一种灵活,但是执行起来更加简单易用,并且更方便量化策略的历史回溯、迭代优化和跟踪执行。
量化大师的日内做T策略是采用的第二种方法,后面的教程也将集中在这种方法上展开。
课程总结
日内做T策略的两大原则:
- 保持仓位不变。如果当日收盘时没有恢复到昨日持仓股数,需要在收盘集合竞价阶段补回差值;
- 赚取做T收益。为了保证做T交易盈利,卖出价格需要在扣除交易成本之后大于买入价格,交易成本按照单边0.2%计算。
量化大师的日内做T交易,是根据股票日线级别的历史K线数据,预估当日的支撑位和压力位,并且据此进行历史回溯和跟踪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