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找到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病毒专家分析传播路径
为什么要找到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病毒专家分析传播路径
新冠病毒的源头和传播路径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从蝙蝠到穿山甲,再到华南海鲜市场,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至今尚未完全确定。那么,为什么寻找中间宿主如此重要?科学家又是如何寻找中间宿主的?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
病毒作为一种非细胞型微生物,无法独立生长和复制,只能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进行自我复制。为病毒提供生存环境的生物,就是宿主。病毒依赖宿主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从而在宿主体内不断扩增;宿主可通过多种途径散播病毒,“帮助”它们寻找新的宿主。
根据病毒的传播途径,一般把宿主划分为自然宿主、中间宿主和终宿主。
自然宿主
指能为病毒提供长期、稳定寄生环境,但自身不会被感染而致病的生物。现阶段,尽管不能完全排除病毒直接从自然宿主传染给人类的可能性,但这一几率极低。因为众多研究表明,存在于自然宿主,比如蝙蝠体内的祖病毒不能有效利用人类易感细胞受体,因而限制了其直接向人类传播的可能。与其对应的终宿主,是提供营养、生存和繁殖场所并受到损害的生物。
中间宿主、终宿主
中间宿主顾名思义,就是处于中间阶段的宿主。它会为病毒提供暂时性的营养和保护而不被病毒侵害,可以包括多个物种。在病毒传播过程中,它常常作为媒介,将病毒从自然宿主“运输”给终宿主。
以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路径为例,人类是终宿主,多数学者认为自然宿主是蝙蝠,而中间宿主尚未确定。根据我们对病毒的认识,如果一种此前并不能感染人类的病毒感染到了人类,一定存在中间宿主。中间宿主帮助病毒快速进化、适应,使其可以利用人体易感细胞,获得感染人类的能力;同时,帮助病毒接近人类,为病毒传播搭起桥梁。
因此,找到中间宿主,可以为传染病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也就是说,在控制传染源这一环节,不仅要隔离已经感染的病人,同时还要隔离中间宿主,这样才算真正隔离了所有传染源,切断了病毒的传播链。如果中间宿主没有控制住,即使后期防护做得再好,也会不断有病毒从源头上扩散出来,导致疫情容易反复。
2月19日,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王辰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SARS传播性和致病性都很强,很快把宿主杀死后,SARS冠状病毒也不易存活。但新冠肺炎与SARS不同,有可能转成慢性疾病,像流感一样与人类共存。我们在临床诊治和生产生活防范方面都要做好相应准备。
寻找中间宿主为何这么难?病毒溯源是研究病毒人际传播规律和演化历史,搞清楚病毒从天然宿主到中间宿主,再到人类世界的完整链条,是疫情防治的核心科研攻关环节。目前,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尚未查明,杨占秋教授解释,这是因为病毒的溯源工作内容庞杂,难以快速定论。他表示,寻找中间宿主,一般有以下几个途径。
1 锁定病毒来源
新冠病毒的重要来源是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如果将在市场销售的所有野生动物进行依次检测,就可能发现中间宿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所检测了585份华南海鲜市场及武汉多家生鲜市场环境标本及动物标本,数据显示,此次疫情可能与野生动物交易有关。但华南海鲜市场的监控视频已无法调出,调查组也难以通过调查“复盘”曾经的情况,究竟是非法售卖了什么,谁非法售卖,难有确切结果。因此,也就难以迅速锁定携带病毒的动物,而需要通过大规模调查来确定疑似的中间宿主。
2 询问第一批确诊患者
通过询问第一批患者发病前的生活轨迹,可推测其感染路径,比如吃了什么、接触了什么,根据他们的回答进行检测、排查,是在哪个环节接触到新冠病毒的。
3 对比基因序列
把新冠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和已知的病毒序列数据库进行对比,寻找相似性。两者同源性越高,越接近,就说明其冠状病毒更适应人体,具备了感染人的条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证据,但不能作为判断是否是中间宿主的唯一依据。
4 合理推测
在没有确切信息时,只能靠推测哪种野生动物身上可能带有这种病毒,再进行检测。理论上,中间宿主可以是任何动物,因此要分析的样本数量非常庞大,逐个动物对比、分析,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这就使得溯源工作没办法迅速完成。
虽然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还未找到,但目前基本可以确定是野生动物。野生动物是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的存储器和放大器:比如,多项研究显示,蝙蝠可携带100多种病毒,包括此次新冠病毒、SARS冠状病毒等,且传播病毒能力很强;鼠类可能携带耶尔森菌,通过跳蚤等传染给人和动物,引发鼠疫……这些野生动物虽长期携带某种病毒,却不会发病。
因此,我们不要因贪图一时口腹之欲,使得一些病毒危害人类。如今,一个地区暴发传染病,借由迅捷的交通,可能会迅速播散至全球,成为威胁全人类健康的敌人。杜绝野生动物消费,远离野生动物,减少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侵扰,从小处讲,能降低个人患传染病的风险;往大了说,就是从源头上控制了重大公共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