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Lawrence-Kohlbergs-stages-of-moral-development

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是基于让·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判断理论(1932年)发展起来的,于1958年由劳伦斯·科尔伯格提出。这一认知性质的理论主要关注个体在决定行为是否正确时的思维过程,强调的是决策过程而非决策结果或实际行为。

尽管科尔伯格的理论极具影响力,但其研究最初仅基于男孩样本。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卡罗尔·吉利根批评该理论普遍化了男孩的道德发展模式,忽视了女孩特有的发展模式。

理论框架

科尔伯格的理论框架由六个阶段组成,这些阶段按照复杂性顺序排列,并被组织成三个一般性的道德发展阶段水平。

1. 前习俗水平

在前习俗水平,道德是外在控制的。权威人物制定的规则被遵守以避免惩罚或获得奖励。这种观点认为,正确的行为是能够逃避惩罚或满足个人需求的行为。前习俗水平包含两个阶段。

阶段1:惩罚/服从取向

行为由后果决定。个体为了避免惩罚而服从。

阶段2:工具性目的取向

行为再次由后果决定。个体关注获得奖励或满足个人需求。

2. 习俗水平

在习俗水平,对社会规则的遵从仍然很重要。然而,重点从个人利益转向了人际关系和社会系统。个体努力支持他人(如父母、同龄人和政府)制定的规则,以获得他们的认可或维持社会秩序。

阶段3:好男孩/好女孩取向

行为由社会认可决定。个体想要通过成为“好人”来维持或赢得他人的喜爱和认可。

阶段4:法律和秩序取向

社会规则和法律决定行为。个体现在考虑更广泛的视角,即社会法律。道德决策不再仅仅关注与他人的密切关系。个体认为,规则和法律维持着值得维护的社会秩序。

3. 后习俗或原则水平

在后习俗水平,个体超越了自己社会的视角。道德用抽象的原则和价值观来定义,这些原则和价值观适用于所有情况和所有社会。个体试图从所有个体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

阶段5:社会契约取向

个人权利决定行为。个体将法律和规则视为改善人类目的的灵活工具。也就是说,在适当的情况下,规则可以有例外。当法律与个人权利和大多数人的利益不一致时,它们并不能为人们带来好处,应该考虑其他选择。

阶段6:普遍伦理原则取向

根据科尔伯格的说法,这是最高阶段。然而,他声称并非所有人都能达到这个水平。在这个阶段,适当的行为由个体自我选择的伦理原则或良知决定。这些原则是抽象的,具有普遍适用性。这种推理涉及从所有可能受决策影响的个人或群体的角度出发。

科尔伯格理论的基本假设

基于科尔伯格理论对道德推理的大量研究表明,一些基本假设得到了证实。横断面数据显示,与年轻人相比,年长者倾向于使用更高阶段的道德推理,而纵向研究则报告了与科尔伯格理论阶段顺序相符的“向上”进展。此外,研究表明,对阶段的理解是累积性的(例如,如果一个人理解第三阶段,他就理解较低阶段但不一定理解较高阶段),而且理解较高阶段越来越困难。此外,道德发展的年龄趋势得到了跨文化的支持。最后,数据支持每个人都会按照相同的发育顺序发展的说法;然而,发育速度会有所不同。

道德发展的测量

自科尔伯格理论发展以来,已经构建了多种声称能够测量道德推理的测量工具。科尔伯格的道德判断访谈(1969年)是一个需要经过培训的访谈者和评分员的较长结构化访谈。另一个工具是詹姆斯·瑞斯特开发的定义问题测试(1974年)。这些测量工具从投射测试到结构化的客观评估不等,都包含了一系列涉及道德困境的假设故事。

本文原文来自Britannica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