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新纪元:汤继强解析中国房市的未来路径
房地产新纪元:汤继强解析中国房市的未来路径
2024年“时代榜样·封面-华西房产TOP50”年度对话中,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主任、首席经济学家汤继强发表演讲,详细阐述了中国房地产市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底层逻辑与实施路径。
在2024年“时代榜样·封面-华西房产TOP50”年度对话中,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主任、首席经济学家汤继强发表演讲,详细阐述了中国房地产市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底层逻辑与实施路径。汤继强指出,当前市场正经历“L型”筑底,一线城市房价勉强企稳,而三四线城市库存去化周期已突破30个月。这种“双向撕裂”不仅体现在城市能级间,更深层的矛盾还在于市场主体行为的转变。
面对复杂的调整压力,汤继强将目光投向全球。他对比日本房地产泡沫的教训时指出,尽管中国居民杠杆率远低于日本泡沫期,但地方隐性债务与人口老龄化的叠加压力,认为政策必须更早干预。中国特有的国有土地制度,为郑州、长沙等地的“政府回购滞销房转保障房”提供了制度韧性。转向德国与新加坡模式时,他展示了另一种可能:上海“租金涨幅挂钩CPI”等实践,正将租赁主导体系与组屋制度进行本土化改造。
如何穿越周期迷雾?汤继强提出政策、金融与需求的三维重构框架。政策层面,“土地财政转型已进入深水区”。他提到北京土地拍卖“三竞规则”等创新,可倒逼开发商从“拿地盖楼”转向品质竞争。金融维度,风险防控与流动性重塑并举。REITs市场扩容至500亿元规模,为存量资产盘活打开通道。需求侧的变化更显深刻,新一代消费者正在重塑行业价值坐标系。
“中国房地产的‘诺亚方舟’绝非回到过去,而是驶向新大陆。”汤继强认为,行业需以政策精准化、金融稳健化、需求细分化、技术智能化、服务多元化为锚,构建抗周期韧性生态,在稳定与创新中实现可持续发展。调整期的阵痛终将过去,但只有真正理解“稳定”内涵的参与者,才能成为“新大陆”的发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