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项城:科技助力百万亩麦田开启“智慧春管”新模式
周口项城:科技助力百万亩麦田开启“智慧春管”新模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农业生产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在河南周口项城市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智能水肥、数字植保、云端管理等新技术正全面应用于小麦春管,为农业生产插上科技翅膀。
进入2月下旬,河南省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在周口项城市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以“智能水肥、数字植保、云端管理”为核心的春管新模式正全面展开。
在项城市三店镇盛营村的高标准农田里,长220米的平移式喷灌设备正在作业,每台设备配备约100个可调喷嘴,可精准控制灌溉范围。与此同时,喷杆喷雾机沿着麦垄缓缓前行,喷施叶面肥、进行化学除草和病虫害防治。
“高科技灌溉,比着以前省人力省钱,又省时间又高效。现在你要浇哪块地,我手机上都可以给你直接一点,都可以直接浇灌,浇多长时间,浇到啥程度,点手机上直接定时都可以。”盛营村党支部副书记杨红春说,5G智慧农业平台就像麦田的“健康管家”。
在麦田边监测点,物联网苗情、虫情、墒情信息采集仪等设备正高效运转,吸虫塔顶端的诱捕灯每15分钟自动拍照一次,捕捉到的虫情信息,系统会自动生成“虫情热力图”,为农户提供精准的虫情预警和防治建议。而在项城高标准农田调度中心,大厅屏幕上跳动着实时数据,土壤湿度、土壤含水率等小麦种情分析一目了然。
“通过检测分析,能实现对病虫害的一个系统性的分析和报告。最主要的还有一个土壤墒情检测设备,通过土壤墒情检测设备,把前端的土壤的养分、湿度、水分通过设备检测到了之后,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然后有效地对土壤进行灌溉、施肥、养分的补充进行一系列的操作,为农户带来更清晰更直观的一个数据。”技术总监韩纪华介绍说。
尽管苗情良好,农技人员仍提醒农户们不能掉以轻心,除了浇水施肥外,春季田间管理还要以控旺长、防冻害、防治病虫草害为重点。项城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闫鹏威建议大家做到“三看”:一看天调整灌溉时间,二看苗增减施肥量,三看墒控制浇水量,特别要注意防范“倒春寒”。同时加强对小麦纹枯病,根腐病和小麦红蜘蛛、蚜虫防治工作,要因苗施策,分类管理,确保小麦健康成长。
本文原文来自大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