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莫让结节成“心结”,发现肺结节后,应该这样做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莫让结节成“心结”,发现肺结节后,应该这样做

引用
1
来源
1.
https://static.nfnews.com/content/202404/07/c8761016.html

肺结节是肺内直径小于或等于3cm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影像学表现为密度增高的阴影。多数患者症状不明显,有症状者多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等。发现肺结节后,应及时进行评估和筛查,但也不必过度惊慌。

什么是肺结节?

肺结节是指肺内直径小于或等于3cm(即30mm)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影像学表现为密度增高的阴影,可单发或多发,边界清晰或不清晰。通常在体检或诊治其他疾病时被偶然发现,多数患者症状不明显,有症状者多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等症状。

常见的肺内结节和小结节包括炎性感染,错构瘤,纤维增生,结核瘤等。癌前病变是不典型腺瘤样增生。

恶性结节和小结节的可能性

  1. 恶性病变有可能是原发性肺癌或肺内转移癌,但是局部良性病变长时间之后也可能转化为恶性。
  2. 根据结节的密度不同,恶性病变分别占18%,63%,7%。
  3. 初次CT检查发现的肺部小结节,80-90%都是良性病变,但却要高度重视,因为仍有一定比例的早期肺癌。

哪些肺部结节恶性可能大?

  • 肺内结节需要重视,但不必惊慌。
  • 肺部小结节大多为良性病变
  • 医生根据结节大小、形态、年龄和吸烟状况分析可能性
  • 年龄、慢性肺部疾病史、家族史等与肺癌风险相关
  • 肺部小结节直径大于1cm,边缘有毛刺和分叶,内部密度不均匀,表现为实性结节或混杂性结节时,可能性大

因此普通人群进行定期的肺部检查非常重要,尤其是高危人群。

肺部低剂量CT筛查是高危人群体检的首选办法

过去的健康体检基本上为X线胸片。大于1cm的结节病灶容易被发现,而小于1cm的病灶因影响因素较多,极易漏诊。即使胸片发现肺内有病灶,相当一部分病变的性质也难以确认,需要进一步做检查.

  • CT在肺内病变中的诊断优势非常明显。CT通过显示组织横断面及三维结构图像进行检查。有效防止了肺与心脏、纵隔、横膈等组织的重叠,能发现肺尖、脊柱旁、靠近胸膜、心脏前方等部位胸片难以发现的病灶。
  • 另外,低剂量CT筛查所产生的射线剂量很低,对人体的影响极低,对高危人群来说是体检的首选方法.

那哪些人群属于肺癌筛查的高危人群呢?

上海市抗癌协会联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的《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2022 版)中指出,年龄>40岁,至少合并以下1种或多种危险因素者:

  1. 吸烟≥20 年包的人(年包指每天吸烟多少包乘以持续多少年,例如 20 年包指每天 1 包持续 20 年或每天 2 包持续 10 年),其中包括戒烟时间不足 15 年;
  2. 被动吸烟的人;
  3. 有职业暴露史的人(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4. 有恶性肿瘤病史的人(淋巴瘤、头颈部癌症或与吸烟有关的癌症);
  5. 有家族史的人:一级亲属罹患肺癌;
  6. 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的人。

发现肺结节该怎么办?

理论上讲,只有组织学诊断才能确诊肺癌,也就是说需要通过手术、穿刺或纤维支气管镜等获得病理结果才能明确诊断。但随着医生对肺结节认识的提高及人工智能AI的应用,影像学上早期肺癌诊断正确率也明显提高了。但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无法达到100%。是否需要行穿刺活检或直接手术切除,需要专科医师根据结节大小变化、实性成分比例的变化以及患者的需求、自身状况等综合分析后决定。

发现肺结节就要手术吗?哪些要手术?

那么发现肺结节就需要手术切除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前面给大家讲到,首次发现的肺结节绝大多数是良性的,医生会根据结节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增长速度等初步判定肺结节的恶性概率。如果判定为良性结节,要避免“白挨一刀”。如果医生评估肺内结节的恶性倾向比较高,比如大于8mm的混合磨玻璃结节,或者在随访过程中增大的结节,就会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