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几种主要红碎茶制法是什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几种主要红碎茶制法是什么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ichabaike.com/hongchazhishi/3249.html

红碎茶是中国茶叶出口的重要品种之一,其制作工艺独特且多样。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主要的四种红碎茶制法:传统制法、转子制法、C.T.C制法和L.T.P制法。每种制法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工艺特点和产品特征。

1. 传统制法红碎茶

传统制法红碎茶是最早制造红碎茶的方法,具体工艺包括萎凋后茶坯采用“平揉”、“平切”,然后经发酵、干燥制成。这种制法会产生叶茶、碎茶、片茶、末茶四种产品,各套花色品种齐全。碎茶颗粒紧实呈短条状,色泽乌黑油润,内质汤色红浓,香味浓度好,叶底红匀。该类产品外形美观,但内质香味刺激性较小,因成本较高,质量上风格难于突出,目前中国仅很少地区生产。

2. 转子制法红碎茶

转子制法红碎茶是在揉切工序中使用转子机切碎的红碎茶。中国转子机制法系于70年代先后在广东英德、江苏芙蓉等地率先采用的,英德仿照洛托凡机制成首批转子切茶机,制出中国策一批转于型红碎茶,江苏芙蓉参照绞肉机原理制成的转子切茶机相继问世。制法上均系先平揉后切碎,后来卧式揉捻机出现,部分厂(场)联装成自动流水线。将萎叶进卧式揉捻机“打条”,再经转子机切碎,避免平面揉捻机不利联装的缺点。该法所制的红碎茶,亦生产叶茶、碎茶、片茶、末条四类产品。其中碎茶外形紧卷呈颗粒状,重实匀齐,色泽乌润或棕黑油润,内质汤色浓亮,香味浓较鲜,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叶底匀齐红亮。该茶除具有外形美观和色泽乌润的优点外,内质浓强度较传统红碎茶好,而且成本较低。现中国大部分国营茶厂都按此法生产。

3. C.T.C制法红碎茶

C.T.C制法红碎茶是指揉切工序采用C.T.C切茶机切碎制成的红碎茶。C.T.C切茶机系英国W.麦克尔彻于1930年发明的一种切茶机,1959年引进两台,因缺少配套机械,未能制成正式C.T.C产品。1982年海南岛南海茶厂引进整套C.T.C制法的机械,正式开始中国C.T.C红碎茶的生产。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期,中国开始制造C.T.C类机,但尚未能大面积地推广。C.T.C制法红碎茶无叶茶花色。碎茶结实呈粒状,色棕黑油润,内质香味浓强鲜爽,汤色红艳,叶底红艳匀齐,是国际卖价较高的一种红茶。

4. L.T.P制法红碎茶

L.T.P制法红碎茶是指用劳瑞式(LaurieTeaProcesser)的锤击机切碎的红茶。L.T.P茶机的结构,主要由机芯、机座和传动三部分组成。机芯上装有转盘和9组刀片、31组锤片,每组刀、锤片均为4块,共160块,机芯主轴以2300转/分的高速旋转进行锤切作业。当萎凋叶进入机腔破碎区后,受40组刀锤片强烈的锤切而被击成粉末状,并在机腔内旋转形成胶结颗粒后喷出机腔。L.T.P茶无叶茶。碎茶颗粒紧实匀齐,色泽棕红,欠油润,中低档茶显枯滞。香味鲜爽欠浓强,叶底红艳细匀,漂水时,散成细小粉末。1980年中国土畜产进出口公司从国外进口两套L.T.P机具,分别在湖南瓮江、广西、百色进行试制,瓮江茶厂根据L.T.P茶内质浓强度上存在的缺点,采用L.T.P机下机后进C.T.C,再经撕、压、挤的作用,增加碎片中细胞破损程度。L.T.P加C.T.C制法的红碎条质量佳,“中和性”,较传统制法的红碎茶售价提高20—30%,出口换汇成本降低10%以上,但由于国内总量不多,难于形成批量,同时又因色泽棕褐不清,不利于拼和,因而目前未能得到大面积推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