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这5种人最好别吃鸡肉!小心没病找病
春季这5种人最好别吃鸡肉!小心没病找病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调养身体的好时节。然而,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饮食调养需因人而异。特别是对于某些特定体质的人群来说,春季饮食更需谨慎。在众多食材中,鸡肉以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备受喜爱,但对于以下这5种人来说,春季最好别吃鸡,以免引发身体不适,甚至“没病找病”。
1. 肝阳上亢的高血压病人
春季,肝气升发,对于肝阳上亢的高血压病人来说,本就容易因肝气过旺而导致血压升高、头晕目眩、面红耳赤等症状。
而鸡肉性温热,具有动风助阳的特性,食用后会进一步助长体内的阳气,使肝阳上亢的症状加剧。因此,这类人群在春季应避免食用鸡肉,以免火上浇油,加重病情。
从中医角度看,肝阳上亢是由于肝肾阴虚,阴不制阳,导致肝阳上亢于上所致。鸡肉虽能补肝益肾,但其温热之性却易助阳动风,对于本已肝阳偏亢的高血压病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2. 阴虚火旺之人
春季气候干燥,易伤阴液,对于阴虚火旺的人来说,本身就存在体内津液不足、虚火内生的情况。
鸡肉性温,食用后会进一步消耗体内的津液,加重阴虚火旺的症状,如口干舌燥、心烦易怒、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等。
阴虚火旺是由于体内阴液亏损,无法制约阳气,导致阳气相对偏亢所致。鸡肉的温热之性会加重这种阴阳失衡的状态,因此阴虚火旺之人在春季应尽量避免食用鸡肉。
3. 肝火旺盛者
春季肝气生发,对于肝火旺盛的人来说,本身就存在肝气郁结、肝火炽盛的情况。
食用鸡肉后,其温热之性会助长体内的肝火,导致症状加重,如眼睛红肿、口苦口干、胁肋胀痛、易怒易躁等。
肝火旺盛是由于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等原因导致肝气郁结,郁而化火所致。鸡肉的温热之性会加重这种火热之邪,因此肝火旺盛者在春季应慎食鸡肉。
4. 湿热体质者
春季气候潮湿,易生湿热,对于湿热体质的人来说,本身就存在体内湿热内蕴的情况。
鸡肉性温且油腻,食用后会进一步助长体内的湿热之气,导致症状加重,如皮肤油腻、易长痤疮、口苦口臭、大便黏腻不爽等。
在中医理论中,湿热体质是由于体内湿热邪气过盛所致。鸡肉的温热之性和油腻之质会加重这种湿热内蕴的状态,因此湿热体质者在春季应避免食用鸡肉,以免加重身体不适。
5. 有宿疾或过敏体质者
中医认为,鸡肉属于发物,具有发散和助阳的特性,容易触动体内埋藏的病邪,导致旧病复发或新病加重。对于有宿疾或过敏体质的人来说,食用鸡肉后可能会引发或加重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红肿、呼吸困难等。
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气升发的时期。此时食用鸡肉等发物,更容易触动体内的病邪或过敏原,导致身体不适。因此,有宿疾或过敏体质者在春季应慎食鸡肉。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