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工作原理介绍(动画图解)
三极管工作原理介绍(动画图解)
三极管(BJT)是电子学中一种重要的半导体器件,由两个PN结组成,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本文通过动画图解的方式,详细介绍了三极管的工作原理、类型及其三种工作状态:截止状态、放大状态和饱和状态。同时,文章还分析了共基放大电路的拓扑结构,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三极管的应用。
半导体三极管(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也称双极型晶体管、晶体三极管,英文缩写BJT。它是由两个PN结构成,三条引线分别称为发射极e(Emitter)、基极b(Base)和集电极c(Collector)。类型分为NPN型与PNP型,如下图:
正常正偏逻辑是P流向N,然后个人理解是这样的
根据这个P流向N,我就能根据原理图能区分PNP和NPN型啦
I=电流
Ie=Ib+Ic
这就是说,在基极补充一个很小的Ib,就可以在集电极上得到一个较大的Ic,这就是所谓电流放大作用,Ic与Ib是维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β1=Ic/Ib
式中:β1–称为直流放大倍数
三极管有3种工作状态,分别是截止状态、放大状态、饱和状态
截止状态
截止状态;当发射极与集电极出现反向偏置时,三级管进入截止转态
这句话比较名专业术语来讲,我的个人理解正向偏置就是P到N,因为三极管是有2个PN节,换言之反向偏置就是N到P
放大转态
放大状态;当三极管发射极正向偏置,集电极反向偏置,三极管就进入放大转态。
以NPN型为例,(可以参考文章图2),此时放大状态电流流向,就是C到E流!!!
饱和转态
饱和状态
当三极管发射极正偏,集电极正偏时,三极管工作在饱和状态
说白了就是B基极电流太大了超过C极,水阀阀门已经开到最大,所以饱和了!!!
接下来实战!!!
I=电流
套用这个公式,Ie=Ib+Ic
β1=Ic/Ib
式中:β1–称为直流放大倍数
这就是说,在基极补充一个很小的Ib,就可以在集电极上得到一个较大的Ic,这就是所谓电流放大作用,Ic与Ib是维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以NPN三极管为例,下面是共基放大电路拓扑
进一步分析
然后继续分析
分析结果就是这个样子
分析总结: 经验就是只要记住正向偏置是P到N就可以大概分析!同理PNP三极管,是反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