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洗澡换个方式,效果堪比运动,对心肺、血管都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洗澡换个方式,效果堪比运动,对心肺、血管都好

引用
1
来源
1.
http://club.qtv.com.cn/system/2025/02/11/016095372.shtml

结束一天的辛勤工作,洗个热水澡是再惬意不过的事情了。但你可能不知道,把洗澡换成泡澡,不仅能消解疲惫、放松心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甚至能带来与运动相当的健康效果!

泡热水澡≈运动

发表在《应用生理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评估了被动加热行为(包括泡澡、蒸桑拿)与运动之间对于心肺功能、血管健康、心脏代谢健康方面的效果差异。结果发现:被动加热行为和运动的保护作用有相当大的重叠,在心肺功能锻炼、血管功能和新陈代谢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尽管骑自行车消耗的身体能量更多,但受试者的核心体温和心率上升是相当的。

对此,研究人员指出,定期泡热水澡的健身效果实际上同散步、慢跑和骑自行车相仿。对于一些不经常运动或者缺乏运动能力的人来说,泡澡或许可以成为一个替代选择。

经常泡热水澡,还能收获这些好处

辅助调控血压血糖

一篇名为《2型糖尿病患者习惯性热盆浴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一项横断面研究》的论文表明:热水浴的频率与较低的体重指数、舒张压和糖化血红蛋白有关,即使按照年龄、性别和其他混杂因素进行调整后,这些指标仍然保持不变。也就是说,泡澡与体重指数、血糖控制和舒张压的轻微改善有关。

辅助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日本一项研究显示,泡澡频率与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总中风和脑出血风险之间呈负相关。具体而言,与每周泡澡≤2次的人相比,每周泡澡≥3次的人,患冠心病的风险降低了25%,患中风的风险降低了13%。

【注意】如果血压过高,或心脑血管病较为严重,却不建议多泡澡,尤其不建议长时间高水温泡澡,以免诱发意外。

改善睡眠

想要获得理想的睡眠状态,我们的体温需要降低2~3℃。而泡澡可以让全身血液更多地流向皮肤表面,将热量从身体核心带到体表并释放到环境中,从而降低体温,起到促进睡眠的好处。

缓解疼痛

泡澡可以使皮肤和肌肉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液循环,从而减轻肌肉痉挛和疼痛。热水澡还能促进身体释放β-内啡肽等镇痛物质,进一步减轻疼痛感。一项对1064名肌肉骨骼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研究表明,在连续泡温泉3天或更长时间的参与者中,83.2%的人表示疼痛明显缓解。

泡澡要懂“规矩”,不然可能吃亏

泡澡虽好,但“规矩”也多,牢记以下几点,才不会让养生变伤身。

水温别太高,40℃左右为宜

水温过高,一方面容易导致身体水分流失,导致肌肤干燥、瘙痒;另一方面,过高的水温会加速血液向体表流动,导致心脏、脑部供血相对减少,从而可能引发胸闷、头晕等,对有心血管病的人尤其危险,严重时可能引发猝死。一般来说,泡澡水的温度控制在40℃左右是比较合适的。

时间别太长,20分钟足够

泡澡时间最好不超过20分钟,否则也容易引发头晕、胸闷等不适。

这4个时刻最好别泡澡

  • 饱后:此时血液集中在消化系统,泡澡会使血液大量流向体表,影响消化。饭后泡澡应至少间隔1小时。
  • 饥饿时:此时血糖水平较低,泡澡让流向皮肤的血液增加,脑部供能不足,可能导致晕倒。
  • 饮酒后:酒精会刺激血管轻度扩张,降低血压,此时泡澡会进一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增加晕厥的风险。此外,酒后泡澡还可能有睡着溺水的危险。
  • 长时间体力劳动后:此时皮肤和肌肉血管迅速扩张,心脑供血本就相对不足,泡澡则会进一步加重心脑缺血,增加意外风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