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如何通过股份分配保持公司控制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如何通过股份分配保持公司控制权?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MH8NO7R0556AUHU.html

在创业和公司经营过程中,如何通过股份分配来保持公司控制权是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股权权利、关键股份比例以及三种常见的股份分配方式,帮助您在确保公司发展方向的同时,合理分配股份凝聚人心。

在创业以及公司经营的过程中,很多老板都极为看重公司的控制权。毕竟,掌握控制权意味着能够在公司的重大决策、发展方向等关键方面拥有主导权。那么,究竟该如何分配股份,才能确保公司控制权不旁落呢?今天咱们就来详细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咱们得清楚股权所涵盖的权利,总体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分红收益权,这包含了通过公司分红获取收益的权利,以及转让股份来实现收益的权利;二是参与决策权,它又细分为按照股份比例去投票的权利,这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控制权,另外还有对公司经营的知情权。而在众多权利中,按照股份比例投票的权利,也就是控制权,往往是老板们重点关注和想要牢牢把握的。

接着,咱们来了解几个关键的股份比例及其对应的权利。

67%——控股权

当股东持有公司三分之二以上(即 67%及以上)的股份比例时,便拥有了公司的控股权。这是因为《公司法》规定,像公司注销清算、并购其他公司或者被其他公司并购、增加或减少注册资金、修改公司章程、升级组织类型等诸多重大事项,都需要三分之二以上股份比例的股东通过股东会决议才能够实施。所以说,达到这个比例,在公司重大决策方面基本能做到一锤定音。

50%以上——相对控股权

若股东持有一半以上的股份比例,那就具备了相对控股权。除了上述提到的那几件极为重要的大事之外,公司日常经营中的其他事务,例如更换法人、董事、监事、经理,变更注册地址、经营范围等,通常只需一半以上股份比例通过即可决定。相对控股权能让股东在公司运营管理的诸多方面掌握主导权,保障公司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

33%以上——一票否决权

当股东拥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股份比例时,就拥有了针对重大事项的一票否决权。因为其他股东加起来的股份比例就不可能超过三分之二了,这意味着对于那些需要三分之二以上股份比例通过的重大决策,别的股东若没得到持有这部分股份股东的同意,就无法擅自决定。所以,这一比例能在关键决策上起到制衡作用,保障自身权益。

这三个关键数字,各位老板一定要牢记于心,它们在股份分配与控制权争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直接登记(实名登记)

在设立有限公司时,把所有股东的名字都登记在工商局名册里,这种方式就是实名登记。对于合伙人来说,这种方式会让他们感觉比较有利,会觉得自己和创始人在名分上差别不大,除了股份比例不同外,其他方面是平等的,因此会比较有安全感。然而,对于创始人而言,随着合伙人增多,股份不断被稀释,就很容易失去控制权,比如失去控股权(67%以上)或者相对控股权(50%以上)的比例优势。

代持协议

为了解决创始人担心失去控制权的问题,有一种方式是让合伙人与创始人之间签订代持协议,约定合伙人的股份比例由创始人代为持有。这样做对创始人来说显然是有利的,能让创始人掌握控制权。但对于合伙人而言,却存在较大的风险,安全感欠佳。毕竟协议生效的前提是双方认可,一旦双方产生意见分歧或纠纷,合伙人想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往往只能通过打官司的方式,先让判定自己为正式股东,再强制进行登记,整个过程相当麻烦,而且在这期间,合伙人很难制约创始人,基本处于被动地位。

搭建持股平台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种折中的、相对更好的方式——搭建持股平台。具体操作是先设立一个有限合伙企业作为持股平台,然后将所有合伙人的股份都装入这个有限合伙企业当中。

之所以选择有限合伙企业作为持股平台,是因为它有其特殊性。有限合伙企业中有两类合伙人,一类是 GP(General Partner,普通合伙人),另一类是 LP(Limited Partner,有限合伙人)。GP 面对有限合伙企业承担无限责任,但拥有全部的控制权和决策权;而 LP 承担有限责任,却只享有分红收益权,没有控制权和决策权。

在实际操作中,让创始人担任 GP,合伙人担任 LP,如此一来,创始人就能拿到整个有限合伙企业的全部控制权,而合伙人作为有限合伙的合伙人,进而成为有限公司的间接股东,他们可以获得公司分红收益的权利,并且其名字也登记在工商局名册里,相较于代持协议的方式,合伙人的安全感会更强一些。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内资架构的有限责任公司都采用这种股权架构方式,像蚂蚁金服、京东数科等都是如此。而像京东、阿里巴巴这类走外资架构、VIE 架构的公司情况有所不同。另外,之所以不一开始就直接注册为有限合伙企业来开展业务,是因为有限合伙企业有可能承担无限责任,作为创始人担任 GP 时存在这样的风险。所以,我们通常用有限责任公司来做业务,把有限合伙企业仅作为架构搭建使用,这样既可以利用其架构优势来分配股份保障控制权,又能规避无限责任带来的潜在风险。

总之,在分股份的过程中想要保住公司控制权,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方式的利弊,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合伙人情况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确保既能合理分配股份凝聚人心,又能牢牢掌握公司发展的方向盘,让公司在稳健的轨道上不断前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