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粱一梦:成语背后的寓意与典故
黄粱一梦:成语背后的寓意与典故
“黄粱一梦”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字面意思是黄色的小米还没有煮熟梦就醒了,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或虚幻的幻想。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富有哲理的典故,讲述了青年卢生在旅途中遇到道人吕翁,吕翁给他一个枕头,让他枕着入睡。卢生在梦中经历了富贵荣华,醒来后却发现店主煮的黄粱饭还没熟。这个故事寓意深刻,提醒人们要认清现实,不要沉溺于虚幻的幻想。
成语释义
黄粱一梦的“黄粱”指的是黄米,也称黍、糜子、黄小米,是古代黄河流域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黄米比小米稍大,颜色淡黄,煮熟后很黏,可用于煮粥、做糕、做米饭和酿酒。
成语“黄粱一梦”比喻荣华富贵如梦一般,短促而虚幻,转眼成空。后用“黄粱一梦”比喻虚幻的好事或完全不能实现的欲望。
成语典故
“黄粱一梦”最早出自唐人传奇小说《枕中记》,元代马致远,明代汤显祖,清代蒲松龄都改编过这个故事。
青年卢生,旅途中经过邯郸,在一家客店偶遇道人吕翁。卢生同吕翁谈话间,连连怨叹自己穷困的境遇。
吕翁便从行囊中取出一个枕头来,对卢生说:“你枕着这个枕头,就可以获得荣华富贵”。这时店主人正在煮黄粱饭,离开饭时间尚早。卢生就枕着这个枕头,先睡一会儿。不想一睡下去,立刻做起梦来。
在梦里,卢生娶了清河崔府里一位高贵而美丽的小姐,生活阔绰,十分体面;第二年又考中进士,后来步步高升,还当了十年的宰相;后来,又受封为“赵国公”。五个儿子都和名门望族对了亲,也都做了官。一共有十几个孙子,个个都聪明出众,真是儿孙满堂,福禄齐全。他一直活到80多岁寿终正寝。
卢生一觉醒来,他才发现,自己做的是一场梦,店主煮的黄粱饭还没煮熟呢。庐生感叹道:几十年的荣华富贵,竟是很短暂的一梦,很是惊讶。道人吕翁笑着说:“人生就是这样。”
与“南柯一梦”的区别
- 意思不同
南柯一梦: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比喻梦幻的事。用来比喻根本不能实现的企图和愿望,或是那些虚幻、一场空的事物。柯:树枝。
黄粱一梦: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后喻荣华富贵如梦一般,短促而虚幻;美好之事物,亦不过顷刻而已,转眼成空;或喻梦寐以求之欲望落空。黄粱:小米。
- 出处不同
南柯一梦出自宋代黄庭坚《戏答荆州王充道烹茶四首》诗之三:“香从灵坚陇上发;味自白石源中生。为公唤觉荆州梦;可待南柯一梦成。”
黄粱一梦出自唐代沈既济《枕中记》:“卢生欠伸而悟,见其身方偃于邸舍,吕翁坐其傍,主人蒸黍未熟,触类如故。生蹶然而兴,曰:岂其梦寐耶?翁笑曰:人世之事亦犹是矣。”
- 语法不同
南柯一梦的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黄粱一梦的语法:偏正式;作宾语;指虚幻的梦境。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