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回避型的人真的很渣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回避型的人真的很渣么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E7AR7U905561JTQ.html

回避型依恋与"渣"行为在亲密关系中的表现常常被混淆。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种行为的本质差异,并详细解析回避型依恋者的特征,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际关系中的复杂心理现象。

回避型依恋与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的"渣"行为有着根本的差异。回避型依恋者可能在关系中表现出逃避,但这与那些有意为之的"渣"行为是完全不同的。

"渣"行为在亲密关系中通常有以下特点:

  1. 急功近利的追求:他们一开始会对你展开强烈而迅速的追求,表现出急切地想要与你共同规划未来的样子。
  2. 试探与操纵:一旦你对他们产生兴趣,他们就开始用不合时宜的话题来试探你的底线。一些情商较高的"渣男"或"绿茶婊"可能会直接或暗示性地向你索要他们看重的东西,期待你为他们付出。
  3. 虚假的完美形象:他们能够根据你的喜好塑造自己的形象,变得似乎完美无缺。即使有不符合的地方,他们也能迅速调整或将责任推给你。

相比之下,回避型依恋者的行为更多是出于对亲密关系的恐惧和不信任,而非有意的操纵和利用。他们可能因为害怕受伤害而逃避,而不是为了达到某种自私的目的。

总结来说,回避型依恋者的逃避与"渣"行为的故意利用和操纵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回避型依恋者需要的是理解和空间,而"渣"行为背后则是自私和欺骗。

回避型依恋者的特征

回避型依恋者的行为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1. 自我界限过于僵化,很少敞开自己的内心

你是否很少会信任一个人并且对他敞开心扉?你是否经常压抑自己的感情需求,即使面对喜欢的人亦是如此?你是否常常感到独孤但又怯于寻找解决方法,因为害怕受到伤害。

如果以上的心态都符合的话,那就是自我界限僵化的直观表现。其实回避型的人大多不擅长表达,这也是他们不愿与你沟通的原因之一。其实更多时候他们是不懂得如何正确表达。

完全的回避型人格也许不仅仅在恋情中,哪怕在正常的人际交往中也是非常孤僻的状态;而不完全的回避型人格往往只是在亲密关系中呈现出孤独,在职场,交友圈中却是如鱼得水。

2. 很难从固定的亲密关系中获得稳定感

回避型也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去喜欢上人,因为他们的天性是对亲密关系有所向往的,但是很少主动或完全不会主动。和回避型的人相处,不管是在追求还是确立关系的阶段,基本都是由你主动。

假如你们真的成为了恋人关系,也谈了一段时间的恋爱,明明你很爱ta,你们的关系很稳定,但他们也会本能地开始怀疑起亲密关系长远的稳定性。换句话说,他们是不相信长久的亲密关系能够存在的,他们普遍认为:爱情很短暂,很容易转瞬即逝。

即便他们遇到了可以长期发展下去的亲密关系,也会控制不住地、人为地破坏掉这段关系的稳定性,比如明知道长时间不回你信息是不对的,但就是不想回、又比如明知道谈了这么久的恋爱,面对你关于未来的规划时应该有所回应,但是就是不会回应。

这种故意破坏的行为,一方面是源自于他们本身对独立空间的需求很高,即便恋爱了也会时常强调独立的重要性,大部分事情都想着自己一个人去完成;

另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对关系没什么安全感,对伴侣没什么信任度,所以他们会觉得自己破坏了关系的稳定性后,假如另一半依旧是不离不弃的话,才可以证明对方是真的爱自己,是真的可以值得自己去依赖的。他们在肆无忌惮实施破坏的同时,丝毫察觉不到这种极端自我的行为,会给另一半带来多大的伤害,还理所应当地为这种行为贴上了"独立化"的标签。

很多不理解回避型的伴侣,都会把这样的行为误判为对方"不爱了"的标志,但对于回避型来说,这只是他们践行"亲密关系是不稳定"的认知罢了。

于是悲剧的分手结局,在回避型的恋情中,像是巫师的诅咒般反复重演。在心理咨询经验中,不少回避型的人,他们上一段,上上一段分手的原因都是如出一辙的相似。

同时,回避型也非常害怕争执,只要发生争执,他们的第一感觉就是"我要离开这个人,我要躲过这个矛盾",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这种行为,是回避型的内在保护机制开启了,只有离开他们才会获得安全感。

3. 恋爱经历很有可能很丰富

在回避型的人当中,恋爱经历比你丰富的人应该是不在少数的。有人可能会好奇的问我"蔡老师,你不是说回避型依恋者一向是比较孤僻的吗,那为什么他们会有丰富的恋爱经历?"

的确回避型依恋者总体给人的印象是孤僻,但你别忘了,在他们的思维认知里面,亲密关系等同于伤害,他们不断地开启全新的亲密关系,是逃避伤害的一种表现形式。

"哪里丢了东西,就去哪里找",这种心理机制的建立,是他们在遭遇伤害时,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

4. 自我价值常摆在情感需求之前

回避型依恋者的价值观普遍是"重利益轻感情"的,与焦虑型完全相反(在焦虑型的世界中,更看重感情,更看重责任和担当)。因为他们更注重自我价值的提升,所以回避型大多有着不错的外在条件,比如一份好的工作、不错的学历、看起来比其他人更稳重的性格。

5. 害怕做决定

回避型的原生家庭里,大多会有一个强势的父亲或母亲,并且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也很少得到过来自父母的认可,这也是回避型依恋者会自卑的本质原因。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是极度敏感别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的。

回避型在原生家庭中,很难拥有自主选择权,哪怕是想要买一件衣服,也得经过强势父母的同意才可以。有时候明明自己不喜欢,但也要为了让父母的高兴而委屈自己。长期形成的此种思维模式,使得他们在成年后,一方面害怕自己的自主选择权再次被夺走,另一方面他们又擅长做选择,害怕做决定,于是常常会对某件事的取舍陷入纠结的状态。总言之,回避型依恋者,不少会有选择困难症。

打个比方,假如在生日聚会上,收到了好友送的礼物,普通人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开心自己能被人惦记;但是回避型往往在收礼的同时,脑海中就上演了一出关于"回礼该送什么"的内心大戏了,他们觉得无条件的好反而是负担,急于想要通过回报来减轻自己的"负罪感",但又因为不擅长做决定而常常陷入纠结的境界。

所以,在和回避型相处的过程中,明确表达出自己的需求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

6. 倾向于对伴侣做出负面评价

回避型更倾向于对伴侣做出负面评价,也会很容易挑对方的刺。即使恋人给了他们支持、温暖和关爱,他们依然毫不留情地对恋人加以贬损。

这种行为模式的根源在于:回避型很难相信稳定的亲密感。当他们感受到恋人真切的关怀时,要么视而不见,要么贬低恋人关心的价值,以便使自己保持心理平衡,继续排斥亲密关系。

如何区分"渣"与回避型

渣是什么表现呢?推卸责任和吝啬付出是最明显的表现;而回避型在恋爱中,往往是能够让你明显察觉到他们的人格缺陷的,即使关系停滞不前了,他们也多半会把责任归咎到自己身上,认为是自己的不完美,导致他们配不上这么优秀的你。

和渣人在恋爱中,你的情绪会像做过山车那样刺激,因为渣人他们对你的感情是时而极其热烈,让你感觉他们全天下非你不可;时而又极其冷漠,让你感觉自己一文不值。

而回避型的人喜欢上一个人是什么表现呢?我们能清楚的感受到他们对你情感上的亲近,但是在行为上又是时不时地把你推开,当你感受到了他们的纠结时,回避的表现也就可以坐实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