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京山市三阳镇光武岭村:村办企业助力集体经济跑出发展“加速度”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京山市三阳镇光武岭村:村办企业助力集体经济跑出发展“加速度”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jmnews.cn/news/2024/07/404347.shtml

仲夏时节,万物竞茂。7月31日,在三阳镇光武岭村村办企业的种植基地上,一个个黄澄澄的小南瓜掩藏在绿叶下,远处山头上的油茶树不惧烈日,挺拔而葱茏。成熟的锦绣黄桃沉甸甸地挂满枝头,果香扑鼻,工人们正提着篮子穿梭其间,忙着采摘。

昔日因村民承包合同到期收归村集体的空置地,通过光武岭村的盘活、开发及壮大,摇身一变成为了如今的“聚宝盆”,以“生态绿”催生“产业金”的故事正在这里上演。

光武岭村位于京山市三阳镇北部,村委会距镇政府2.1公里,整村山多地少,是典型的边缘山区脱贫村。过去光武岭村依托山地资源优势,号召林农开挖板栗林,栽下致富树,“满山栗树随风摇”为刚刚发展起步的光武岭村“摇”来了“第一桶金”。然而近年来,由于栗树树龄渐长,加之管理粗放,长期重栽轻管,栗树产量渐低、栗子口感渐差,林农经济效益大不如前。

单一落后的发展模式让光武岭村“两委”意识到,只有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夯实村集体经济基础,才能全面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但土地碎片化、经营分散化、发展路径单一化等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制约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瓶颈,近十年来,光武岭村采取“慢火炖肉”的办法,陆陆续续将全村1000余亩承包合同到期土地收归集体,重新整合,配套完善蓄水池、滴灌等设施,发展油茶、锦绣黄桃、贝贝南瓜、芍药等产业。

“今年3月,我们积极筹措村民入股、上级项目资金和村集体资金等各方资金100余万元,在三阳镇范围内率先成立村办企业,希望走出一条村集体发展的新路子,这不仅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手段,更是我们村‘两委’乡村振兴的大胆探索。”光武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余运海说:“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光武岭村村办企业——湖北光武岭农旅发展有限公司的创办迈出了村集体经济“公司化”运作助推强村富民的第一步。

要想企业“跑”上正轨,面对1000余亩的基地村委几个人肯定忙不过来。村支书余运海琢磨,可以用公司化的管理方式,聘请村民到基地务工。“基地上每天固定有30人左右在进行浇水、除杂除草等作业,农忙的时候可以达到50人,主要是本村村民,他们从家里到基地上班就几分钟的路程,非常方便。每天大概能获得一百多元的务工收入。”余运海继续介绍道。与其他公司一样,湖北光武岭农旅发展有限公司也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工作人员按点上班,按劳取酬。

除了人员问题,村办企业还把村民拥有的资源进行整合、盘活。“村里的挖机师傅、泥瓦匠等能工巧匠不少,他们在外做事能赚钱,在村里做事同样能赚钱,还能建设家乡。我把我的想法说给他们听了之后,他们都很支持,于是我们依托村办企业建设了一支工程队。”目前,工程队有2台挖掘机、2辆铲车、3辆农用车,村里铺设U型槽、堰塘除险加固等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基本不再对外承包,而是由村办企业的工程队来进行,由企业支付相应酬劳。通过这种模式,不仅让村民足不出村就有职可谋、有钱可赚,还为光武岭村集体经济开源节流。据了解,今年6月,仅光武岭村蒋畈社区三组白岩子大堰溢洪道除险加宽工程一项就为光武岭村集体节约了资金4万元。

“按目前的发展形势,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创收20万元左右。”谈及村办企业的未来,余运海信心满满。集体强,村民富。公司按市场规则办事,村民凭技能务工,光武岭村村办企业的探索,不仅有助于解决乡村振兴“钱从哪来”的问题,还能实现村党组织和企业在人力资源、产业项目、基础设施、环境建设等方面相互支持,走上了一条“党建强、产业兴、百姓富、环境美”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形成了村级产业发展的“光武岭模式”。

在村办企业的领跑下,光武岭村村民在致富路上后劲十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