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级建造师市场真的已经饱和了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级建造师市场真的已经饱和了吗

引用
1
来源
1.
https://xiaofangkb.com/43480.html

一级建造师作为建筑工程领域的核心执业资格证书,其市场供需关系直接影响从业者的职业发展和行业资源配置。本文从注册规模、行业需求、政策调整、区域差异等维度展开分析,结合官方数据及行业趋势,探讨市场是否真正饱和。

供给端:持证人数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

  1. 注册总量数据

根据住建部公开数据,截至2023年底,全国一级建造师注册总量约85万人,近5年年均增长率约8-10%。其中:

  • 建筑、市政、机电专业占比超70%(分别占比35%、25%、10%);
  • 矿业、民航、通信等冷门专业占比不足5%。
  1. 考试通过率与新增人数

一级建造师考试通过率长期稳定在5-10%(专业科目通过率更低),2023年新增注册人数约12万人,同比增速下降至6%(2020年增速为15%)。供给增速放缓,但绝对数量仍持续增加。


一级建造师市场真的已经饱和了吗

需求端:政策调整与行业变革导致结构性失衡

  1. 资质改革压缩短期需求

2022年住建部《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征求意见稿)》提出:

  • 淡化企业资质对建造师数量的硬性要求,部分资质类别取消建造师指标;
  • 企业资质审批权限下放,动态核查趋严,导致部分企业通过“挂证”虚增人员的需求减少。
  1. 行业需求分化明显
  • 传统房建领域需求萎缩:房地产投资连续3年负增长(2023年同比下降9.6%),住宅类项目对建造师需求下降;
  • 基建与新兴领域需求增长:2023年基建投资增速达8.4%,市政、水利、新能源项目(如光伏电站、充电桩)带动机电、市政专业需求;
  • EPC总承包模式普及:要求项目经理同时具备技术与管理能力,复合型建造师(如市政+机电)仍紧缺。

区域与专业维度:冷热不均现象突出

  1. 区域差异
  • 东部沿海地区(如江浙沪、广东):注册密度达0.8人/亿元建筑业产值,竞争激烈,部分企业甚至要求“一建+高级职称”;
  • 中西部地区(如甘肃、贵州):注册密度仅0.3人/亿元产值,乡村振兴、水利项目推动需求,但人才供给不足。
  1. 专业冷热分化
  • 建筑、市政专业:注册人数超50万,部分城市已出现“证书压价”(挂靠费从3万/年降至1.5-2万/年);
  • 民航、港口与航道专业:全国持证人数不足5000人,大型机场、跨海大桥项目招标时仍“一师难求”。

市场饱和度判断: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

  1. 总量未饱和,但结构失衡

按住建部《建筑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5年建筑业总产值目标为33万亿元,需匹配约100万名一级建造师(当前缺口约15万)。总量未饱和,但传统领域供给过剩,新兴领域供给不足。

  1. 政策与市场倒逼升级
  • “挂证”生存空间消失:全国社保联网、人证合一核查导致约20%的证书退出挂靠市场;
  • 持证人能力要求提升:BIM技术、绿色建造、智能工地管理等技能成为竞争力核心。

数据对比表:关键指标变化(2018-2023)

指标
2018年
2020年
2023年
一级建造师注册总数(万人)
58
72
85
建筑业总产值(万亿元)
23.5
26.4
31.2
建筑企业数量(万家)
9.5
11.6
13.2
市政专业挂靠费(万元/年)
4-5
3-4
1.5-2
机电专业供需比(人:岗)
1:1.2
1:0.9
1:1.5

结论与建议

  1. 市场未整体饱和,但需精准定位:
  • 避开建筑、市政等红海领域,转向机电、水利、新能源等细分赛道;
  • 关注中西部省份人才引进政策(如贵州对一级建造师给予5-10万元补贴)。
  1. 能力升级策略:
  • 考取增项专业(如“建筑+市政”组合需求增长30%);
  • 叠加PMP、注册安全工程师等跨界证书,适应EPC模式要求。
  1. 长期趋势判断:

随着建筑业数字化、工业化转型,未来5年市场将淘汰约20%的“单一技能型”建造师,同时双碳咨询师等新兴岗位可能对一级建造师提出“证书+技术”的双重要求。

总结:一级建造师市场已从“数量短缺”进入“质量竞争”阶段,持证人需通过专业化、差异化和技能升级应对结构性调整,而非简单判断“饱和”或“短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