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出现钙化就一定是良性?这6种钙化模式了解一下!
肺结节出现钙化就一定是良性?这6种钙化模式了解一下!
肺结节的钙化模式是判断其良恶性的重要依据。本文详细介绍了6种钙化模式,包括4种良性钙化模式(弥漫性钙化、层状钙化、中心性钙化和爆米花样钙化)和2种不确定性钙化模式(点状钙化、偏心性钙化)。通过多个病例和CT图像,阐述了不同钙化模式在诊断中的意义。
良性钙化模式
良性钙化模式主要包括弥漫性钙化、层状钙化(或称为同心圆样钙化)、中心性钙化和爆米花样钙化。具有这些特征的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性概率大约为100%。
不确定性钙化模式
不确定性钙化模式包括点状钙化、偏心性钙化。这些钙化模式可为良性也可为恶性,但较小病灶内出现钙化提示良性,而较大结节或肿块内出现以上模式钙化可能为恶性特征。
CT扫描与钙化特征
CT扫描时发现孤立性肺结节内出现钙化(钙化CT值一般100-200HU)通常是提前病变为良性,但前提是必须确定钙化模式为良性。
四种良性钙化模式
- 弥漫性钙化
- 层状钙化(或称为同心圆样钙化)
- 中心性钙化
- 爆米花样钙化
这些类型的钙化可见于肉芽肿性疾病和错构瘤。而所有其他形式的钙化不应被视为良性的征象。
良性钙化模式的CT图像
- 弥漫性钙化
- 中心性钙化
- 层状钙化
- 爆米花样钙化
其中,弥漫性钙化和层状钙化(或称为同心圆样钙化)类型提示诊断肉芽肿,但这不能应用于肺部肿块(大小> 3cm)。一个小的中央性钙化灶最常见于肉芽肿性病变(通常是结核病和组织胞浆菌病),当然它也出现在一些错构瘤中。爆米花状钙化是错构瘤的特征性表现。
需要注意的特殊情况
以上4种良性钙化模式需要除外患者有已知的原发恶性肿瘤病史。例如,在骨肉瘤或软骨肉瘤患者中可以看到弥漫性钙化模式的转移瘤。同样,中心性钙化模式和爆米花样钙化模式也见于胃肠道肿瘤患者和既往接受过化疗的患者中。
不确定性钙化模式
除了以上4种良性钙化模式外,点状钙化(尤其是在大肿块中看到时)和偏心性钙化为不确定性钙化,需要警惕是否为恶性肿瘤,这在肺癌中并不少见。当然,这些钙化的形式也可见于良性病变,但在解释CT表现时,应该考虑到这种钙化的性质为不确定性或具有潜在恶性可能。
恶性肿瘤钙化的情况
有研究表明,高达13%的肺部恶性肿瘤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钙化,但对于直径<3厘米的病灶,这一比例降至仅2%。需要警惕的是,肉瘤和类癌的致密钙化可以是均匀的或呈“短粗的”。
恶性肿瘤钙化可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 孤立的周围原发癌吞噬钙化肉芽肿,这种情况下钙化通常是偏心的;
- 成骨肉瘤或软骨肉瘤的孤立性转移,伴骨样骨形成或恶性软骨钙化;
- 原发性肺类癌;
- 肺癌大肿块钙化,特别是直径大于3cm的肿瘤。这些大肿瘤中的钙化外观可能呈点状、块状或无定形,分布呈中央、外周或弥漫性。它与沙粒体、坏死癌的营养不良性钙化或肿瘤内先前肉芽肿性炎症或钙化支气管软骨的融合有关。
病例分析
肺错构瘤中的爆米花钙化
典型的钙化肉芽肿
乳腺癌肺内转移
直肠癌肺转移结节
肺腺癌
结节伴偏心性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