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超全!凝血功能检测及临床意义全解读
这篇超全!凝血功能检测及临床意义全解读
凝血功能检测是临床中常见的检查项目,主要用于评估机体凝血和抗凝系统的平衡状态。通过检测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出血或血栓形成等疾病。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7种常见的凝血功能检测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凝血酶原时间(PT)
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反映外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种筛选试验,是用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 Ⅴ、Ⅶ、Ⅹ 的缺陷或抑制物的存在,同时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的用量,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监测指标,还可作为肝脏合成蛋白质功能的检测。
正常参考值:0.9-13秒,超过正常对照3S以上有诊断意义。
延长
- 广泛而严重的肝脏实质性损伤,如急性重症肝炎及肝硬化。
- 先天性外源凝血因子 Ⅱ、V、Ⅶ、Ⅹ减少及纤维蛋白原的缺乏。
- 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急性 DIC消耗性低凝期、原发性纤溶亢进、阻塞性黄疸、维生素K缺乏。
- 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存在:如服用口服抗凝剂、肝素、FDP和香豆素等抗凝剂。
缩短
- DIC早期呈高凝状态。
- 血栓栓塞性疾病和其它血栓前状态(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活性增高及血管损伤等)。
- 口服避孕药。
- 先天性凝血因子V增多 。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INR是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与正常对照凝血酶原时间之比的ISI次方,(ISI:国际敏感度指数),临床上常用的凝血功能检测指标之一,主要用于评估人体抗凝药物的抗凝效果,以便及时发现凝血功能异常,进而调整治疗方案。
正常参考值:0.8-1.2。
- INR延长:见于口服抗凝剂、纤溶亢进、DIC、维生素K缺乏等。
- INR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APTT)是检测内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种筛查试验,是用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Ⅷ、Ⅸ、Ⅺ的缺陷或是否存在它们相应的抑制物,同时,APTT也可用来检测凝血因子Ⅻ、激肽释放酶原和高分子量激肽释放酶原是否缺乏,由于APTT的高度敏感性和肝素的作用途径主要是内源性凝血途径,所以APTT成为监测普通肝素首选指标。
正常参考值:23-37秒,超过正常对照10S以上有诊断意义。
延长
- 凝血因子Ⅷ、Ⅺ、Ⅻ缺乏症。
- 血友病甲、血友病乙(Ⅸ)部分血管性假血友病患者。
- 严重的凝血酶原(因子Ⅱ)及凝血因子V 、X减少和纤维蛋白原缺乏:肝脏疾病、阻塞性黄疽、新生儿出血症。
- 血循环中有抗凝药物存在:如抗凝因子Ⅷ或因子 Ⅸ抗体等。
- 系统性红斑狼疮及一些免疫性疾病。
缩短
- 凝血因子Ⅷ、Ⅹ活性增高。
- 血小板增多症。
- 高凝状态:如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况;DIC高凝期、不稳定性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血管病变、脑梗塞等。
-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和肾炎综合症,静脉穿刺不顺利混入组织液。
凝血酶时间(TT)
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是反映血浆内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血浆中肝素样物质的多少。前者增多和后者减少时TT缩短,否则延长。可用于肝素用量的监测。
正常参考值:14-21秒,超过正常对照3S以上有诊断意义。
延长
- 肝素增多或类肝素抗凝物质存在(SLE、肝素、肾病)以及AT-Ⅲ显著提高。
- 纤维蛋白原降解物(FDP)的增加(如DIC纤溶期)。
- 纤维蛋白原减少、纤维蛋白原机能障碍、纤维蛋白原分子异常等。
缩短
- 高纤维蛋白血症。
- 离子存在时或标本有微小凝结块存在。
纤维蛋白原(FIB)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是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被血浆素分解后产生的降解产物,其含量的高低可反映体内纤溶活性的强度。FDP能抑制纤维蛋白形成,有抗凝血酶作用,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
正常参考值:0-5mg/L。
增高
- 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高凝状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脏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溶栓治疗等)。
- 血管栓塞性疾病(肺栓塞、心肌梗死、闭塞性脑血管病、深部静脉血栓)、白血病化疗诱导期后、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尿毒症、肝脏疾患或各种肿瘤。
D-二聚体(D-Dimer)
D-二聚体(D-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是凝血和纤溶系统激活的重要标志物之一。
正常参考值:0-0.55mg/L。
增高
- 见于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DIC继发性纤溶亢进等疾病。
- D-二聚体在原发性纤溶症亢进则显著增高,是二者鉴别的重要指标。
- D-二聚体检测还可用于溶栓药物的治疗监测指标。
抗凝血酶Ⅲ(ATⅢ)
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Ⅲ,AT-Ⅲ)是丝氨酸蛋白酶(凝血因子Ⅱ Ⅶ Ⅸ Ⅹ Ⅺ Ⅻ)抑制物,是人体内重要的生理性抗凝蛋白,参与维持体内凝血与抗凝系统的动态平衡,临床也常用于监测肝素治疗。
正常参考值 (活性):80%-120%。
增高
- 见于血友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急性出血期,也可见于口服抗凝药物治疗中。
减低
- 见于先天性或后天性AT缺陷症,后者见于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肝脏疾病。
采样要求
- 采集管要求:蓝帽管2ml(同凝血检测)
- 检测时间:周一至周六上午
- 出报告时间:检测日当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