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百年积淀,铸就中国语言文学学科高地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百年积淀,铸就中国语言文学学科高地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成立于2003年3月,是在中文系基础上建立的。经过近20年的发展,文学院已经成为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重要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中心。
基本情况
文学院规模庞大,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职教师11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900余人,全日制研究生700余人(其中博士生200余人),以及400余名攻读学位的本科留学生,各类学生总数超过3000人。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
学院设有10个研究所,涵盖语言学、文学、民俗学等多个领域。此外,还负责建设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并设有多个非实体性研究中心和实验室。
历史沿革与学术成就
文学院的前身是中国语言文学系,创建于1902年,至今已有100余年历史。在百年发展历程中,学院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为20世纪中文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众多学术大师曾在此任教,启功、郭预衡等先贤奠定了学院的优良学风。
文学院是全国首批建立的两个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之一,也是首批获得中文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心的学科评估中,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多次排名全国前列。目前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和民俗学二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
科研实力
近年来,文学院承担了5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3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奖励。出版学术专著400余部,在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近2000篇。由学院教授领导的汉字标准化研究团队,于2013年成功推出了国家规范汉字表。
国际化发展
文学院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与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等多所国际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自2010年起,在英语世界出版全英文杂志《当代中国文学》。学院还在新加坡成功开设了学士和硕士学位课程,受到当地人士的欢迎。
文学创作与人才培养
文学院注重文学创作和作家培养,校友莫言于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3年,学院成立了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邀请莫言担任中心主任,贾平凹担任首任驻校作家,欧阳江河担任首任驻校诗人。
未来发展
文学院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的文学院,将以打造世界一流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为目标,努力建设国家语言文字创新和咨询中心、中国文学研究和国际传播中心、中国语文教育研究推广中心,形成以一流中文学科为支撑、三个高端学术文化领域为特色的崭新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