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泛发性湿疹:病因、症状、治疗与预防全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泛发性湿疹:病因、症状、治疗与预防全解析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youlai.cn/baike/disease/fLhG3H3rmW.html

泛发性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反应,其特点是大面积爆发、瘙痒剧烈且易反复发作。这种疾病虽然难以根治,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可以控制症状并减少复发。本文将从病因、症状、就医、治疗、预后、饮食、护理和预防等多个方面,为您全面解析泛发性湿疹的相关知识。

概述

泛发性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通常呈大面积爆发,瘙痒剧烈,皮损具有多形性、对称性、易反复发作等特点,并伴有渗出倾向。泛发性湿疹可以采用局部治疗,以及综合治疗的措施合并治疗。湿疹病因复杂,治疗好转后仍易反复发作,难根治,需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注意避免湿疹复发的危险因素。

就医信息

  • 就诊科室:皮肤性病科
  • 是否医保:是
  • 英文名称:universal eczema
  • 是否常见:是
  • 是否遗传:是
  • 并发疾病:无
  • 治疗周期:3~4周的短期治疗
  • 临床症状:多形性皮损、瘙痒剧烈
  • 好发人群:免疫功能异常的人群、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的人群
  • 常用药物:氯雷他定片、糠酸莫米松乳膏
  • 常用检查:血常规检查、变应原检查、皮损细菌检查

疾病分类

  • 急性湿疹:本类型会出现多数密集的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瘙痒剧烈。
  • 亚急性湿疹:急性期过去之后,会出现结痂和皮屑,仍会出现剧烈瘙痒。
  • 慢性湿疹:反复发作会出现皮损处皮肤增厚,色素沉着,仍会伴有剧烈瘙痒。

病因

泛发性湿疹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多数专家认为可能与内、外因素,以及社会心理等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好发于免疫功能异常的人群、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的人群,机体存在慢性感染性病灶的人群容易诱发。

主要病因

  • 内因: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内分泌失调、感染、新陈代谢障碍等免疫功能异常合并系统性因素,以及皮肤屏障受损等原因共同作用引发本病。
  • 外因:环境中的过敏原、日光、微生物等因素作用于机体,易发生过敏从而造成本病。
  • 社会心理因素: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熬夜、劳累、焦虑等原因共同作用于机体,易发生本病。

诱发因素

  • 机体存在慢性感染性病灶,比如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等,易合并出现泛发性湿疹,随着这些慢性疾病的治愈,本病随之有所好转。
  • 长期生活不规律,机体正常的生物钟被打乱,易并发湿疹以及免疫系统的疾病。

流行病学

泛发性湿疹十分常见,人群患病率可高达3%~5%,儿童发病率可高达15%左右。

好发人群

  • 免疫功能异常的人群: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等易造成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免疫力低下易过敏发生本病。
  • 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的人群:皮肤屏障受损,外界的过敏原,以及微生物、日光等因素极易作用于机体发生本病。

症状

泛发性湿疹的典型症状即湿疹,通常呈大面积爆发,瘙痒剧烈,皮损具有多形性、对称性、易反复发作等特点,并伴有渗出倾向,根据疾病的进展阶段不同,疾病的症状往往不同。

典型症状

  • 急性泛发性湿疹:出现多数密集的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疱疹易破裂,破裂后会出现大面积的糜烂、溃疡,可伴有剧烈瘙痒。
  • 亚急性泛发性湿疹:急性的红肿等炎症表现有所好转,可有少量丘疹,并伴有大量的皮屑、糜烂,以及渗出较少,可伴有剧烈瘙痒。
  • 慢性泛发性湿疹:红肿、渗出等炎症症状较轻,皮损处皮肤增厚,伴有大量鳞屑以及轻重程度不一的瘙痒。

其他症状

少数泛发性湿疹患者可出现低热、烦躁不安等表现。

就医

患者出现大面积的对称性红斑、瘙痒、糜烂、渗出等症状时,应当及时至皮肤科就医,行必要的血常规、变应原检查,以及皮损细菌培养进行综合的诊断,为泛发性湿疹的,注意与急性接触性皮炎相鉴别。

就医指征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出现多发的对称红斑,并伴有糜烂、渗出等症状时,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就诊科室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皮肤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什么时候开始长这些疹子的?
  •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
  • 最近有出现过敏吗?
  • 做过什么检查?
  • 进行过什么治疗?

需要做的检查

  • 血常规:部分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增加,一些患者伴有IgE增高,提示合并有过敏现象。
  • 变应原检查:行此检查可以明确患者存在的过敏原有哪些,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规避。
  • 皮损细菌培养:患者大面积皮损易合并出现皮肤感染,行细菌培养有利于明确病原菌并即时应用有效的抗生素。

诊断标准

  • 出现泛发性湿疹的典型症状即皮肤对称出现的大面积斑丘疹等,瘙痒剧烈。
  • 血常规检查提示有过敏反应,变应原检查明确有过敏原,并从细菌培养中明确病原菌感染。

鉴别诊断

急性接触性皮炎多在接触部位出现形态单一的大水泡,通常严重程度较高,并伴有严重的炎症感染,疼痛较为剧烈,但是病程较短,去除病因后,并解除接触后,往往症状消失的很快,通过一般临床表现可以与泛发性湿疹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

泛发性湿疹主要是通过口服氯雷他定片或糠酸莫米松乳膏等药物来缓解症状,必要时可进行紫外线疗法,一般无需手术治疗,一般经过短期治疗。

治疗周期

泛发性湿疹需要进行3~4周左右的短期治疗。

药物治疗

  • 氯雷他定片:伴有过敏时积极使用抗过敏药物缓解症状,减缓患者不适,可以有效缓解瘙痒性皮肤病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的症状及体征。常见不良反应有乏力、头痛、嗜睡、口干、胃肠道不适,包括恶心、胃炎,以及皮疹等,罕见不良反应有脱发、过敏反应、肝功能异常、心动过速及心悸等。
  • 糠酸莫米松乳膏:可以缓解湿疹等的瘙痒症状,长期大量使用可继发细菌、真菌感染,局部可发生痤疮、酒渣样皮炎、真菌性或病毒性皮肤病禁用。

手术治疗

泛发性湿疹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

紫外线疗法:单独的UVA或者UVB,以及二者的联合光照,对于慢性的顽固性湿疹疗效尚可。

预后

泛发性湿疹属于慢性疾病,经过积极治疗可以减缓症状,减少复发,但是往往不能根治,但不影响远期寿命,建议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避免复发。

能否治愈

泛发性湿疹及时治疗可以减少复发。

能活多久

泛发性湿疹的患者不影响远期寿命,可以长期存活。

复诊

泛发性湿疹治疗后急性期患者治疗后1周、亚急性期患者间隔2周、慢性期患者间隔1个月及时复诊,通常进行一般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即可,如果出现皮损处的感染等情况,需要及时就诊。

饮食

泛发性湿疹的患者禁食易发生过敏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少吃油腻的食物,多吃苹果、绿色蔬菜、粗纤维的食物。

饮食调理

  • 少食煎烤、油炸之品,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 饮食宜清淡、多食用易消化食物,豆制品、稀饭等均可。
  • 多吃新鲜水果、蔬菜,苹果、梨都是很好的选择。
  • 多吃粗纤维的食物,谷物等均可。
  • 禁食易发生过敏的食物,比如芒果、虾等,但是应根据变应原的检测结果进行选择。

护理

泛发性湿疹的患者注意居住环境的卫生,避免情绪过分紧张,适度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身体抵抗力。泛发性湿疹的患者要检测病情的变化,避免出现复发。

日常护理

  • 患有此类疾病的患者需要在生活中特别的注意,一定要注意居住环境的卫生。
  • 患者在生活中还需要特别注意休息,多喝水。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勤换洗衣物,勤换床单被罩。
  • 不可以过度的对皮损处进行搓洗。
  • 勤剪指甲,必要时睡觉时带上手套。

病情监测

注意检测患者病情的变化,如果出现皮疹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心理护理

泛发性湿疹的患者要放松心情,学会转移注意力来缓解不适,不要过分紧张,对于疾病的治疗一定要有信心。

特殊注意事项

泛发性湿疹的患者应当注意不要喝浓茶、咖啡,其含有的咖啡因及其它碱性物质可对神经产生一定兴奋作用,可能会加重病情。

预防

泛发性湿疹无特殊的预防方法,应当注意养成自身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过敏原等方面来预防,对于免疫功能异常的人群需要进行早期的筛查。

早期筛查

免疫功能异常的人群、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的人群,可以进行应原检查来筛查是否有泛发性湿疹。

预防措施

  • 应坚持适当的户外活动或参加体育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
  • 避免熬夜、劳累等。
  •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饮水。
  • 避免饮大量的咖啡喝浓茶。
  • 不要经常洗澡,避免搓洗皮损处。

参考文献

[1]王宝玺.中华医学百科全书:皮肤病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199-201.

[2]方洪元.邢卫斌.张秉新.实用皮肤性病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374-375.

[3]Jean L Bolognia.Joseph L Jorizzo.Ronald P Rapini.朱学骏.王宝玺.孙建方.等译.皮肤病学(教材版):第4卷.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5.221-224.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