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类喝地球的水需要过滤,而其他动物却可以直接喝?
为什么人类喝地球的水需要过滤,而其他动物却可以直接喝?
干燥缺水的冬天刚刚过去,如果此时出门踏青再好不过了。此时拜访森林,或许能够听见黄莺啼鸣,松鼠在枝丫间窜出,各样的小动物凑在水塘边饮水。然而,为什么人类喝地球的水需要过滤,而其他动物却可以直接喝?
在西藏,这个中国平均海拔最高的地方,无论山川河流,似乎都和天离得很近。此地山峰挺拔,水流清澈,沿路遇见瀑布、浅滩,时常有人停车驻足,双手轻捧起清澈河水饮下。实际上,在西藏饮用一口生水,甚至可能是人一生的噩梦。
多少旅客在出发前都被告知:千万别在西藏饮用生水。不知是否有人看过这样的新闻:在西藏饮用一口生水,切掉了半个肝。实际上,那些清澈见底的河水中含有无数的虫卵和寄生虫。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包虫"。
包虫是高原溪水中特有的一种寄生虫,它们主要寄生于人的肝脏中,肺部、脑部等其他人体的重要器官也会受到不同侵袭。这类寄生虫主要将猫、狗还有牦牛等作为中间宿主,借助它们的粪便流入水源中。
而这些寄生虫随着生水进入人体,慢慢定居肝脏,最终会长满整个肝脏,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手术切除部分被虫蛀得千疮百孔的肝脏。
虽然大家都知道,野外的水人不能乱喝,可为什么动物喝了却没有事呢?
首先来回答一个问题:人类为什么必须要喝现代水循环系统过滤后的水?
众所周知,水是疾病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并且历史上多数大型的传染病,十之八九是由于水源引起,例如瘟疫、霍乱。
甚至在处于二十一世纪的现在,仍旧有不少人每年因饮用水问题,至少造成数万人死亡。而回看历史,中世纪的欧洲人没有良好的下水和粪便处理系统,饮用水源的卫生程度很低。
在经历过数次的大型传染病后,欧洲的医学家们才意识到,这些传染病竟然是因为水源的不卫生引发和传染的,后来才开始了对水源的严厉管制。
倘若生水未经过滤处理,里头将含有细菌、寄生虫、重金属等对人体极度不利的微生物和物质,这些充满细菌或在其他方面不达标的水将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健康,甚至是生命。
那么,为什么动物可以直接饮用野外那些未经过处理的水源呢?
首先,比起野生动物,现代人人体平均体温降低。我们以蝙蝠为例,蝙蝠就是个飞行的病毒库,随身携带上百种病毒,从狂犬病毒,到SARS、埃博拉病毒,各个都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存在。
这些哺乳动物中唯一能够飞翔的翼手目生物的体温非常高,平均体温达41度,过高的体温使得细菌病毒的基因难以在体内复制,进而导致细菌病毒的繁殖,从而与病毒共生。
其次,生物界的自然选择。人们发现动物总是喜欢固定在某个水源饮水。在最开始,一些动物饮用了这些水,又因为水中的寄生虫或者病菌而生病死亡,那么活下来的动物就是被自然选择筛选下来的动物。
就这样,在一代代的自然选择和优胜劣汰中生存下来的动物,日积月累的遗传变异使动物们得到了遗传上的免疫进化,对固定水源中的细菌病毒拥有了抗性,不再会因为引用了生水后而生病。
倘若我们身处野外,处于不得不饮用野外水源的境地中时,我们一定要首先考虑泉水。尤其是靠近泉眼的水,此处的水病原微生物的含量不高,较为干净,其次再考虑河水,最后考虑死水。
而在不得不饮用河水,并且没有携带任何净水器械时,我们可以选择"三坑过滤沉淀法"对野外较为肮脏的水源进行过滤。
首先在河边有坡度的土壤中挖出三个坑。第一个坑靠近河岸,位置最高,直接挖出一条浅沟引入河水。而二号坑在距离一号坑15-20厘米处,三号坑在二号坑后20-25厘米,保证坑尽量深。
这样混浊的河水会先在一号口停留,借由两坑间土壤层自身的自净过滤作用,作为河水的过滤器,在重力作用下过滤至二号坑中,此时二号坑中的水虽然不能够饮用,但是用于洗漱已经不是问题了。
而如果有带打火机,则可以考虑用火烧木块,从而得到木炭,木炭中含有活性炭。而活性炭最著名的功用,就是净水。因为活性炭本身的吸附性强,可以吸附水中杂质,从而达到了净水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