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这些取暖神器可能暗藏"低温烫伤"风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当心!这些取暖神器可能暗藏"低温烫伤"风险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OK7SS270530W31P.html
在寒冷的冬季,暖宝宝、热水袋、电热毯等取暖设备成为了我们的"取暖神器"。然而,这些看似温和的热源,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一种特殊的烫伤——低温烫伤。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低温烫伤的危害、识别方法以及科学处理方式。
什么是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是指身体长时间接触温度高于45℃的低热物体,导致热量蓄积而造成的慢性烫伤。这种烫伤常见于婴幼儿、老年人、瘫痪病人或反应迟钝的个体。
常见的诱因
- 暖宝宝:长时间贴在皮肤上,可能导致局部温度过高。
- 热水袋:直接接触皮肤,尤其是睡觉时使用,容易造成烫伤。
- 电热毯:温度设置过高或长时间使用,可能导致皮肤灼伤。
- 烤火炉:距离过近或长时间烘烤,可能引发低温烫伤。
此外,专家还特别提醒,现在流行的蒸汽眼罩也要注意:长时间贴在皮肤上,也会导致局部温度过高,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低温烫伤。
如何识别低温烫伤?
- 皮肤颜色变化:受伤部位可能呈现红色、白色、灰色或棕色等异常颜色。
- 触摸感觉异常:触摸受伤部位时,可能会感到冰凉、麻木、刺痛或有刺激感。
- 出现水泡或肿胀:在较严重的低温烫伤中,皮肤可能会起泡或肿胀。
- 疼痛程度不一:有的患者可能会感到剧烈疼痛,而有的患者则可能疼痛不明显,甚至无疼痛。
如何处理低温烫伤?
- 立即移除热源:停止接触热水袋、暖宝宝、电热毯等热源。
- 用冷水冲洗:迅速用清洁的冷水冲洗烫伤部位,建议冲洗时间不少于30分钟。
- 消毒烫伤部位:使用聚维酮碘溶液、碘伏或酒精等消毒剂进行局部消毒,预防感染。
- 冷敷处理:在烫伤部位涂抹冷敷剂,如冷敷贴、用毛巾包裹的冰袋等,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
- 保持创面干燥:避免烫伤部位沾水或受到污染,保持创面干燥,有助于预防感染和促进愈合。
- 使用合适的药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湿润烧伤膏、烧烫伤膏等具有消炎、止痛、促进愈合作用的药膏。
- 及时就医:如果烫伤严重,出现大面积水泡或皮肤破损,应及时就医。
总结
低温烫伤看似温和,但危害不容小觑。通过科学使用取暖设备、及时识别和处理烫伤,可以有效预防低温烫伤的发生。
本文原文来自华西论健
热门推荐
逻辑学三大规律破解职场沟通难题
从案例看逻辑思维:三大规律助你避开职场陷阱
错误的三段论:一个高中生的致命推理
皮亚杰理论视角下逻辑思维培养:从认知发展到决策优化
糖尿病常用口服降糖药的正确使用时间,用错有风险
维生素C抗癌效果获科学证实,专家建议合理补充
维生素C之王不是橙子?揭秘四种维生素的最佳食物来源
贵州旅游五天,贵阳、千户苗寨等必去景点,美食住宿一网打尽
和对象结伴畅游贵州三日游全景游攻略,贵阳两人三天行程怎么规划
大数据揭秘:2024年老鼠仓案频发,科技如何助力监管?
浦银安盛基金“老鼠仓”案:153万罚单背后的行业警示
老鼠仓频发,投资者该如何自保?
从降温到饮食:儿童发热咳嗽的家庭护理全攻略
北京轨道交通三条新线试运行:燕房线无人驾驶、S1线磁悬浮、西郊线现代有轨电车
汉服旗袍热背后:传统文化的复兴之路
唐朝女性的时尚密码:服饰妆容里的自信与开放
最特别的春节习俗:绵竹年画、永年抬花桌和自贡灯会
春节倒计时:村晚和非遗表演抢鲜看
1912年维生素被发现,开创现代营养学新纪元
广西“上新”3条特色节气美食旅游线路,吃货们赶紧收藏!
冬日膝关节炎防治:中医调理助你轻松应对
中医提醒:冷气房易伤肺,上班族夏季养肺全攻略
低压电缆绝缘电阻测量标准详解
189签证翻倍,语言要求放宽:澳教师移民迎来黄金期
辣椒苗种植全攻略:从选种到收获的全程管理要点
河南辣椒网专家推荐:提高辣椒苗成活率的十大关键技术
手机摄影必备:广角镜头选购指南及实战技巧
景迈山:云南最新晋网红打卡地
双十一白酒营销战:直播带货成主力,销售额同比增70%
冬至必备:如何挑选新鲜茼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