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春:被遗忘的春神,不可遗忘的立春传统礼俗
今日立春:被遗忘的春神,不可遗忘的立春传统礼俗
明日立春,作为四时之首,“立春一日,百草回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春神句芒是一位非同一般的神祇,不仅掌管着万物的生长,还兼具多重身份。从神话传说走向民间信仰,句芒神的礼俗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兴衰变迁,如今在浙江衢州九华地区仍保留着独特的立春祭传统。
春神句芒
句芒神,在古代乃是一位非一般的神。
首先,句芒神的形象就非同一般。关于句芒的形象记载,最早见于《墨子·明鬼下》,说句芒“鸟身,素服三绝,面状正方”。《山海经·海外东经》也提到:“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一位御双龙乘风飞行的飞鸟侠形象,就此跃然纸上。“句芒人面乘两龙,道是春神卫九重。”(唐代·阎朝隐)“佳期不定春期赊,春物夭阏兴咨嗟。愿得句芒索青女,不教容易损年华。”(唐代·李商隐),出现于诗人笔下的句芒神,立意正面的强神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有观点认为连云港将军崖岩画留下了句芒神最早的形象
除了非一般的形象,句芒神更加非同一般的要数他的身份了。在我国的神话传说和民间信仰中,句芒是为数不多的一位多重身份的神。他除了“主春事”和守护春天的春神身份,还是参与整顿宇宙的创世神、主管作物生长的造物神,又是掌管“东方之极”的东方神,也是管理农事的草木神,同时,他还是能够掌管寿数的司命之神。在这般多重身份的加持下,句芒神就算头衔之长比不上《权利与游戏》中的龙妈,可在中国神话中也堪称独具风采了。
句芒礼俗
我国的立春仪式远在周朝时期便已存在,在立春这一天举行的迎春仪式中,青帝、句芒为主要祭祀的神祇。东汉时期五行观念盛行,立春逐渐不再祭祀青帝,而勾芒被奉为春神,成为迎春仪式中必不可缺少的享祭对象。
东汉以后,一直到清代,立春礼俗在各代都有延续,句芒在北宋时期一度消失,于南宋时期再度兴起,出现“扮芒神”的习俗。到了明代,朝廷制定了相应的礼规,从礼制上确立了句芒神的地位。然而到了民国时期,传统夏历(农历、阴历)被西历(公历、阳历)所取缔,立春作为一个古老的农事节日的属性被逐渐淡忘,关于春神句芒的信仰习俗也逐渐式微,甚至几近消失。
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藏汉墓壁画中句芒的形象
(图/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微博)
值得欣喜的是,从神话走向信俗的春神句芒,关于他的传统习俗依然尚存民间,依然被坚守、传承。位于浙西山区的九华乡外陈村村口,有一座村中唯一的庙宇——梧桐祖殿,里面供奉的主神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春神句芒,而浙江衢州九华地区的这座梧桐祖殿,成为我国唯一尚存的句芒信仰的保留地。
2011年,由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申报的“九华立春祭”,和浙江省遂昌县的“班春劝农”、贵州省石阡县的“石阡说春”一起,以“农历二十四节气”为总体名称,被纳入到国家级非遗名录的扩展项目名录中。祭句芒神的立春习俗,在国家层面上受到保护。
梧桐祖殿的句芒神
作为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之后,一年四季自此开始一个新的轮回。东风向暖,万物复苏,欣欣向荣,万象更新,这些美好的景象,全部都属于即将到来的春天。希望可以,如同句芒神守护着春天,我们守护好句芒信俗这样的濒危民俗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
[1]王霄冰.民俗文化的遗产化、本真性和传承主体问题——以浙江衢州“九华立春祭”为中心的考察[J].民俗研究,2012(06):112-122.
[2]刘锡诚.春神句芒论考[J].西北民族研究,2011(01):3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