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ender 建模入门:编辑模式下的常用操作详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Blender 建模入门:编辑模式下的常用操作详解
引用
CSDN
1.
https://blog.csdn.net/rikkatheworld/article/details/139395446
在Blender中,仅仅堆砌简单的物体就像搭积木一样是不够的。要创建复杂的场景,需要掌握一定的建模能力。本文将介绍Blender中基础入门建模的相关操作,包括编辑模式下的点线面选择与操作、挤出、内插面、倒角、环切等常用技巧。
1. 编辑模式与点线面
Blender 的正常模式是“物体模式”,而如果需要修改物体,可以通过tab
切换到编辑模式
1.1 点线面选择
- 我们可以通过编辑模式选项框旁边的三个按钮,或者大键盘上的 1、2、3,来选择点模式、线模式、面模式,通过shift+1、2、3是可以同时使用多个模式
- 我们可以通过 shift 来同时打开多个物品的编辑模式
1.2 点线面的选择
- 通过使用框选、刷选等工具来选择点线面,选择工具可以使用快捷键
w
来切换 - 选择了一个点后,可以通过使用
ctrl
点另外一个点,可以选取这两个点最短路径上的所有的点(只能是连接在同一个面上的) - 通过快捷键
L
可以选择这个点线面所有相邻的点线面 - 可以通过
ctrl+i
反选点线面 alt
是循环选择工具,它可以对一个方向的点线面进行循环选取,我们可以通过鼠标指针,来改变这个方向- 在线模式下,还可以通过快捷键
ctrl+alt
,来循环选取该线周围的线
1.3 点线面的操作
- 物体的编辑模式下,点击
x
删除键,可以删除任意点线面 - 线模式下,点击
x - 融并边
可以补全缺失的地方 - 我们可以在视图叠加层中打开面朝向,这样子可以看到物体的正反面(蓝色为正面,红色为反面)
- 而点线面的正反面也可以用发现来表示,我们可以在编辑模式下点击网格编辑模式叠加层来打开电线面的法向(蓝色为正向)
2. 编辑模式的一些大操作
在编辑模式下,左边工具栏有很多的操作,下面介绍四个常用的模式,分别是挤出、内插、倒角和环切。
2.1 挤出(向外挤出)
通过选中一个元素,使用快捷键E
我们可以挤出(创建出)元素。
- 对点的挤出可以形成线
- 对线的挤出可以形成面
- 对面的挤出可以形成体
如果不是使用快捷键,而是通过点击工具栏的挤出按钮,那么可以通过选中后的加号和小圆圈来操作(如果没有显示小圆圈,需要打开右上角**显示控制器(快捷键ctrl+)**) **注意**:快捷键
E`
其实是两步操作,第一步是挤出,第二步是移动,因此如果误操作需要撤销时,需要撤销两次(在 blender 4.0 已经优化了,其它版本需要留意)
2.2 内插面(向内挤出)
通过快捷i
可以对面进行内插(内嵌)一个新的面:
2.3 倒角
- 在线模式下,选中一条边,然后通过
ctrl+b
进入倒角模式,这个模式可以让边变得更加圆滑 - 通过滚动鼠标中键,可以增加圆滑的段数
2.4 环切(循环切割)
通过快捷键ctrl+r
可以对物体进行切割:
3. 编辑模式下的一些小操作
- 合并(M):可以合并两个点线面
其中,按距离的意思是,若两个点超果设置的距离,那么两个点就会自动合并 - 断开(V):断开一个点线面
若要断开一个点,这个点必须要有三个面支撑 - 填充(F):可以用于填充缺失的部分,需要提前选中整体
也可以使用ctrl+f
进行栅格填充,该功能可以修改跨分量和偏移量,注意栅格填充必须是偶数面 - 切刀(K):可以将一个面切成多个小面,可以通过桉空格、右键退出切刀模式
- 桥接(CTRL+E -> 桥接循环边):连接两个边形成一个面。 桥接只能用在一个物体上,若两个边在不同的物体上,可以用快捷键
ctrl+j
将两个物体合并成一个,在使用桥接能力 - 分离(P):将线面分离出原来的体
热门推荐
立春来了,你的穿衣攻略准备好了吗?
立春PK春节:谁才是真正的“年味担当”?
夏季空调使用,这8个误区你避开了吗?
四大哲学家的励志名言:哪一句照亮你的前行之路?
夏季空调26度最省电?这些使用技巧让你既舒适又省钱
夏季空调节能小窍门,你知道几个?
冬季空调使用指南:温度设置、使用方法和节能技巧全解析
理想智能空调夏季使用攻略:远程控制+多区温控,打造清凉驾乘体验
社会学如何研究社会变迁中的社会冲突与和平?
北京户籍人口出生数创十年新低,政策如何应对?
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国在行动
红酒怎么开?达人推荐的超实用开瓶技巧!
红酒怎么开?达人推荐的超实用开瓶技巧!
优雅开瓶红酒的技巧与享受:从准备到品味的全攻略
告别用药误区:8个细节让药物发挥最佳效果
寻找适合的降压方案,如同“找对象”,适合自己才是最好
大年初一回娘家,你家也有这个习俗吗?
江浙地区大年初一回娘家的习俗
5类常见降血压药物作用机制、适用人群及用法用量一览!
2024年,高血压领域十大研究进展
独特的艺术魅力 深厚的文化内涵——浅谈中国书法
中国古代的视觉文化:铭石为景、绘图证史、造像发心
中国古代的视觉文化:铭石为景、绘图证史、造像发心
菌类食物二次加热有风险,这样做才能安全食用
食物中毒后这样吃:9种推荐食物和3个注意事项
食物中毒后的饮食调理:五类食物助力身体恢复
小米粥:冬季养生必备,食物冲洗后首选
探索自我:深入理解你的心理性格心理性格测试题带答案
从自我实现到高峰体验: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春运自驾出行安全指南:六个实用技巧助你平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