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甲状腺切除术后手脚发麻?米诺娃朱精强教授告诉你原因!
为什么甲状腺切除术后手脚发麻?米诺娃朱精强教授告诉你原因!
在米诺娃甲状腺外科朱精强教授的门诊中,常有患者表示担心甲状腺全切手术后会出现口麻手麻的症状。朱精强教授解释说,这种症状的主要原因是甲状旁腺受到了损伤,引起了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这也是甲状腺全切手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因此,在手术中保护甲状旁腺非常重要。
甲状旁腺与甲状腺的关系
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的后面,是人体最小的内分泌腺体。一般有上下两对,共4枚,正常位于颈部中下、甲状腺左右叶背面(少数人会长到胸腔纵隔等其他部位)。正常的甲状旁腺很小,只有约绿豆至半粒黄豆大小,平均每枚重35~40mg。
甲状旁腺的生理作用
甲状旁腺分泌的甲状旁腺激素与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降钙素共同调节钙磷代谢,控制血浆中钙和磷的水平,为人体内主要的调控钙、磷代谢的激素。如果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甲状旁腺被误切除或是对甲状旁腺造成损伤,则会引起PTH分泌不足,血钙逐渐下降,出现低钙血症的症状,如口周及手脚麻木、反复出现四肢的抽搐,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如何保护甲状旁腺
为了提高甲状腺手术安全性,进一步降低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甲状腺外科医师委员会(CTA)组织国内甲状腺外科部分专家共同制定了《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保护专家共识》,由朱精强教授执笔编写。
精细化被膜解剖技术
朱精强教授团队在2013年根据甲状旁腺与甲状腺的位置关系及原位保留的难易程度首次将甲状旁腺分为A、B两型,认为B型比A型更容易原位保留,A1型比A2型可能更容易原位保留,A3型不可能原位保留,这种分型法被称为“朱氏甲状旁腺分型法”。精细化被膜解剖技术有助于原位保留 A1、A2 及 B 型甲状旁腺及其血供。
纳米炭甲状旁腺负显影辨认保护技术
朱精强教授全球首创的“纳米炭甲状旁腺负显影辨认保护技术”,这种方法是在手术一开始就将纳米碳注射入甲状腺组织内,甲状腺及其引流区域的淋巴管及淋巴结大多数会被黑染,而甲状旁腺不会被黑染,使其与被黑染的甲状腺及淋巴结容易区分而被辨认。这种方法既能定位有助于淋巴结清扫,增加淋巴结的清除个数;同时也能提高术中甲状旁腺的识别率及原位保留率,降低甲状旁腺误切率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
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技术
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是将手术中不能原位保留或被误切的甲状旁腺经冰冻病理切片(仅切取1~2 mm 送检即可)证实后将其移植于身体其他特定部位。这种方法不仅能有效减少术后永久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还可以大大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彻底性。
术中PTH检测
PTH含量在甲状旁腺组织中远超过周边组织,在手术中使用进行PTH检测可以有效区分甲状旁腺和非甲状旁腺组织,从而降低误切甲状旁腺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