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数据分析的理念、流程、方法、工具(上)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数据分析的理念、流程、方法、工具(上)

引用
CSDN
1.
https://blog.csdn.net/xuezhangmen/article/details/136470741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企业运营和产品开发的核心驱动力。从电商平台的个性化推荐到音乐平台的智能播放列表,大数据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数据分析的理念、流程、方法和工具,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数据驱动运营的核心概念和具体操作方法。

一、数据的价值

(一)数据驱动企业运营

从电商平台的「猜你喜欢」到音乐平台的「心动模式」,大数据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场景。不论是互联网行业,还是零售业、制造业等,各行各业都在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呈现)实现企业价值。

企业中数据从产生到应用依次要经过数据源层、数据仓库层、数据建模层,最后到数据应用层,经过层层加工逐渐支持到上游的应用环节。

数据应用层是数据产生价值的出口,通过数据挖掘、用户画像建模、推荐算法的制定,可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内容推荐。「个性化」内涵是内容与用户的高度匹配,以达到提升体验、提升高黏性、促进销售转化的目的。

(二)数据驱动产品运营

数据分析对业务发展、产品优化、精细化运营也起到了关键支持。

数据驱动产品、数据驱动运营的关键在于「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提出产品优化思路,提出运营提升的举措,快速上线验证效果,重新优化,进入新的增长循环」。

数据运营的关键应用场景有:

  • 评估产品改版(新功能)效果
  • 发现产品改进关键点
  • 构建用户画像,以便开展精细化运营
  • 优化用户体验
  • 发现业务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 运营效果分析、ROI分析
  • 数据总结与向上汇报

二、如何用数据驱动运营

(一)数据驱动运营的内涵

数据驱动运营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但拆分下来,数据驱动运营有三个内涵:

  • 产品运营人员要具备数据意识,通过数据发现问题
  • 产品运营人员可以通过数据管理本职工作,用数据解决问题
  • 让数据说话,提高各部门的沟通效率

(二)数据驱动运营的工作

  1. 定义数据分析目标

明确目标,意味着运营人员(或数据分析师)要站在数据结果输出对象的角度去思考。

对于管理层来说,往往会关注以下几个结果:

  • 重大决策最终反应在了哪些指标上
  • 这些指标有什么关联
  • 业务全局有什么变化趋势
  • 与过去相比,哪些进步了,哪些退步了
  • 数据暴露出了什么问题,需要做什么调整

产品运营人员则更关注细节。整体来看,运营数据分析的目标主要有三类——即「解决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的问题,具体的数据分析目标还要结合实际工作来定义:

  • 是什么:如运营举措的效果如何?产品优化的效果如何?用户使用情况是怎样的?用户的体验反馈如何?
  • 为什么:如转化率为什么提升/降低?用户为什么会产生意料之外的行为?运营举措和产品优化为什么有效/没有效果?
  • 做什么:如运营策略该如何调整?产品该怎么优化?业务战略该怎么调整?
  1. 数据指标拆解

在确定了分析目标后,就需要进行数据指标拆解。明确要分析哪些具体的数据指标,为了避免遗漏关键细节,可以先对业务(或某一个活动、使用场景)流程做梳理,得出每一个节点的数据指标项,根据分析目标需要,保留关键项,剔除多余项。

  1. 数据采集

定义数据源:在分析数据之前,要对数据来源、统计口径、统计周期加以定义,以便提交「数据提取」需求。

数据的获取途径:数据来源包括埋点数据、运营平台、业务平台、第三方平台、回访调研等。运营人员要对不同数据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做把关。

  1. 数据可视化

使用图表工具,将数据可视化,更容易发现数据的趋势、极值、联系。不同图表类型适用于不同的分析场景。

  1. 数据分析

解决问题是数据分析的最终落脚点。这一环节的目标是发现数据的特征、规律、数据之间的关联,通过对数据的洞察解决实际问题。

  1. 输出数据分析结论

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根据需要以Word或PPT的形式呈现。

报告应采取总分总的格式:

  • 总述:阐述数据分析的背景、目的、目标、分析思路、目录、关键发现。
  • 分述:对业务按多维度细分分析,用数据图表与相应结论阐述观点。
  • 总结:提出结论与优化建议、行动计划、对业务发展做预测,提出策略与结论、附录。

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报告」不一定是必须的,数据分析的结果是为了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作支撑。

  1. 测试验证

根据数据分析结论,按照计划开展优化测试,对测试效果展开分析,以此开启新的数据分析进程,形成数据分析工作的闭环。

三、数据分析的基本指标

(一)基础数据指标

基础数据指标参考了增长黑客理论中的AARRR模型,针对用户从新增到流失的多个环节,来定义相应指标。

  • 新增:日/周/月新增。
    这里有两个维度,增量与增速。新增用户增速是产品增长的基础
  • 传播:病毒系数、传播周期。
    平均每位老用户会带来几位新用户?大于 1 的时候,产品才可能出现爆发式的指数增长。老用户一般在注册(新增)后多长时间带来新用户?传播周期越短,增长速度越快。只有活跃用户才能为产品带来价值。
  • 使用产品的时间越久(活的长久),对产品的潜在价值越大
  • 留存的计算业内有多种方式,但大多数采用了下方的计算公式:
  • 次日留存率=(当天新增的用户中,第2天还登录的用户数)/第一天新增用户总数;
  • 七日留存率=(第一天新增的用户中,在往后的第7天还有登录的用户数)/第一天新增总用户数;
  • 月留存率=(第一天新增的用户中,在往后30天还有登录的用户数)/第一天新增总用户数
  • 一段时间内流失的用户,占这段时间活跃用户数的比例。只有当产品新用户增长的速度大于老用户流失的速度时,产品的活跃用户数才会是正增长。

(二)用户行为数据指标

另一个维度,立足于用户行为,可以根据提升黏性、提升参与度、提升转化这三个目标定义具体的数据指标。

  • 黏性指标:留存率、周活天
    留存率反应产品是否满足用户需要。周活天反应用户忠诚度。
  • 参与度指标:活跃度、停留时长、访问页面数量
  • 转化指标:用户从上一环节到下一环节的转化率

这两种指标体系都具有参考价值,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适当组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