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读不尽的运河桥”洛阳篇——“天津桥”的前世今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读不尽的运河桥”洛阳篇——“天津桥”的前世今生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5ID7AJL0514987H.html

天津桥是隋唐洛阳城第一座跨洛河大桥,也是城市中轴线上著名的“七天建筑”之一。这座桥虽然仅存遗址,却比现存的9座运河桥梁都出名,是千年前的“网红打卡地”。

在洛阳市,有这样一座“桥”,虽然仅存遗址,却比现存的 9 座运河桥梁都出名,它就是千年前的“网红打卡地”——天津桥。作为隋唐洛阳城第一座跨洛河大桥,城市中轴线上著名的“七天建筑”之一,“天津晓月”美景久负盛名,无数文人墨客为它留下传诵千年的不朽诗篇,这是独属于洛阳的浪漫。


(天津桥遗址)

天津桥虽已隐于历史,但“天津晓月”作为“洛阳八大景”之一,在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中被传诵至今。“天津晓月”有多美?据说,每逢皓月当空,于黎明前登桥临亭,举头可见一轮明月垂挂天幕,俯首可见桥上车水马龙,桥下波光粼粼,偶尔还可以听到远处传来的悠扬钟声。此情此景堪称举世无双,也难怪骆宾王、李白、白居易、刘希夷、孟郊、李商隐等众多诗词“达人”都曾在此触景生情,留下千古诗句。

李白笔下的天津桥。 “ 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 ” ,这是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中的诗句。有史料记载,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 744 年)夏天,仕途受挫的李白从长安来到东都洛阳。在这里,他遇到了当时同样满怀愁绪的杜甫, “ 诗仙 ”“ 诗圣 ” 在天津桥头一见如故。

“ 初唐四杰 ” 之一的骆宾王看到洛阳美女走上天津桥,觉得 “ 洛神 ” 也不过如此,遂在《咏美人在天津桥》中写道: “ 美女出东邻,容与上天津。整衣香满路,移步袜生尘。水下看妆影,眉头画月新。寄言曹子建,个是洛川神。 ” 唐代边塞诗人李益更有 “ 何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 的咏赞。


(白居易)


(李白)

按照计划,洛阳市将对天津桥遗址进行综合展示利用,统筹推进天津桥与天街遗址保护展示,保持好隋唐洛阳城中轴线的连贯性、功能业态的延续性、空间形态的整体性,更好恢复古都历史中轴线气象,叫响“盛世隋唐”品牌,它最终会以怎样的面貌再次呈现于世人眼前,让我们共同拭目以待。

1、一座横跨洛河的桥,为什么叫天津桥?

这要从隋唐洛阳城的设计理念说起。设计者宇文恺将隋唐洛阳城的规划设计完美地与洛阳的山川地貌相结合,以“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把城市的各部分与天子联系在一起:以洛水指代天上的“银河”;把宫城看成天帝居住的“紫微宫”“天宫”;把通往“天宫”渡口的这座桥取名天津桥,“津”即渡口,“天津”的意思就是天上的渡口,横渡“银河”的船在这里经停、始发。天津桥的天津,不是现在我们所知道的地名。津是渡口的意思,天津就是天上的渡口。

2、当时的天津桥建在哪儿呢?

《唐两京城坊考》中提道:“当皇城端门之南,渡天津桥,至定鼎门,南北大街曰定鼎街。”简单来说,天津桥向北正对皇城的正南门端门,向南连通天街和外郭城的正南门定鼎门,是隋唐洛阳城南北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天津桥的复建计划已经提上议程,在之前公示的一些方案当中有很多了解这段历史的学者和市民朋友纷纷献言献策,大家都很重视天津桥的复建呈现结果。

3、天津桥在大运河中有着什么样的重要地位?

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在东周王城以东、汉魏洛阳城以西重新选址,营建东都洛阳并下令开凿隋唐大运河。随着水上交通日益便利,洛阳城内渠道如网、处处通漕。文献记载,“天下之舟船所集,常万余艘,填满河路,商旅贸易,车马塞满”。洛阳成为繁华的国际贸易大都市,为保障洛河两岸物资往来需求,天津桥应运而生。它是隋唐大运河留下的重要遗迹,位于通济渠的渠首段,千百年来屡毁屡建,是王朝兴衰、历史浮沉的见证,堪称“大运河上第一桥”。

在2014年6月22日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包括隋唐大运河在内的“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古老的大运河“遗珠”重新焕发活力,成为历史文化“明珠”。

近年来,为将大运河千年文化“遗珠”真正变成历史文化“明珠”,为古都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洛阳市全面落实河南“建设文化旅游强省”的决策部署,坚持保护固态、传承活态、发展业态,推进“全域游”,唱响“四季歌”,提升“老三篇”,打造“新三篇”,加快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着力打造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