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高频电子线路中的倍频器与振荡器原理详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高频电子线路中的倍频器与振荡器原理详解

引用
CSDN
1.
https://blog.csdn.net/2301_79690545/article/details/143439570

高频电子线路中的倍频器与振荡器是两个重要的电路模块,它们在无线通信、雷达系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将从基本原理出发,深入探讨倍频器与振荡器的工作机制,帮助读者理解这些复杂电路的核心概念。

倍频电路原理

倍频电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并联谐振网络对谐波成分进行筛选,从而实现频率倍增。在高频小信号条件下,传统的并联谐振网络主要对基波成分进行筛选,而倍频电路则侧重于选择二次谐波或更高次谐波成分。

丙类倍频器原理电路

问题分析

使用丙类放大电路时,虽然容易取出基波成分,但选择高次谐波则较为困难。这是因为低次谐波成分的幅度通常大于高次谐波,会对高次谐波的选择产生较大影响。

提升滤波方法

为了提高倍频电路的选择性,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提高回路的品质因素:通过优化电路参数,提高谐振回路的选择性。
  2. 并联吸收回路:在输出回路旁边并联一个串联谐振回路,用于吸收低次谐波,减小其对高次谐波的影响。
  3. 使用带通滤波器:选择性好的带通滤波器可以有效减小周围频率对目标频率的影响。
  4. 采用推挽放大电路:通过推挽结构改善电路的非线性特性,提高倍频效率。

导通角

为了使倍频电路的输出功率达到最大,需要合理选择导通角。导通角α2对应二次谐波的最大输出功率,类似地,α0和α3分别对应基波和三次谐波的输出功率。

振荡器

振荡器是一种不需要外部输入信号就能产生连续振荡的电路,其核心部件是电感和电容。振荡器通过正反馈机制实现自激振荡,具体过程如下:

  1. 维持振荡的条件:当电路中存在合适的正反馈时,即使初始信号微弱,经过多次反馈和放大后也能维持稳定的振荡。
  2. 振荡的启动:电路上电时,电感和电容之间的微小能量交换会在反馈网络的作用下逐渐增强,最终形成稳定的振荡。
  3. 振幅稳定机制:由于晶体管的非线性特性,当振幅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晶体管的工作点会下移,从而限制振幅的进一步增长,实现振幅的稳定。

振荡器的起振条件

振荡器的起振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主要包括:

  • 振幅条件:初始电压增益A0需要大于反馈系数F的倒数,即A0 > 1/F,否则需要外加激励才能起振。
  • 相位条件:反馈信号需要与输入信号保持相位一致,形成正反馈。

平衡条件

振荡器的平衡条件包括振幅平衡和相位平衡两个方面:

  • 振幅平衡:平均电压增益与反馈系数的乘积等于1,即A * F = 1。
  • 相位平衡: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差为0,形成正反馈。

稳定条件

为了保证振荡器的稳定工作,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振幅稳定:当输出振幅变化时,电路的增益会自动调整,使输出回到稳定状态。
  • 相位稳定:通过优化电路参数,使相位变化对频率的影响最小化,保持振荡频率的稳定性。

总结

倍频器与振荡器是高频电子线路中的两个重要模块,它们分别通过选择谐波成分和自激振荡实现频率变换和信号生成。理解这些电路的工作原理对于从事电子工程领域的学习者和从业者来说至关重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