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心照不宣:无需言说的默契之美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心照不宣:无需言说的默契之美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xuebaike.net/new/a73ec51739693662.html

在汉语成语中,“心照不宣”是一个非常优美且富有深意的词,它描绘了人与人之间一种无需言说、心领神会的默契状态。这种默契不仅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和谐,更是一种高度信任和理解的象征。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这个成语的内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心照不宣,这个汉语成语,指的是人们之间无需言语就能相互理解的默契。它体现了一种深刻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往往源于共同的经历或对对方性格的深刻洞察。

含义解析

心照不宣,读音为xīn zhào bù xuān,描述的是双方心中都清楚对方的想法或意图,但并不需要通过言语来明确表达。这种默契可能基于长期的相处、共同的经历或是对彼此性格的深刻理解。

相关词汇

与心照不宣意思相近的成语有:

  • 心领神会:指对方未明说,但自己已领会其意图。
  • 心心相印:形容彼此心意相通,十分默契。
  • 息息相通:形容双方关系密切,彼此心意相通。
  • 不言而喻:指某些事情非常明显,不用说就能明白。

与心照不宣意思相对的成语有:

  • 一窍不通:形容对某事物一点也不懂。
  • 百思不解:怎么想也想不通。
  • 捉摸不透:形容难以理解或猜测。
  • 莫名其妙:形容事情很奇怪,让人无法理解。

成语用法

心照不宣常用作谓语或状语,用来描述双方之间存在的一种默契,即使不通过言语交流,也能明白对方的意图或感受。

成语出处

心照不宣最早见于晋代潘岳的《夏侯常侍诔》中:“心照神交,唯我与子。”后来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心照不宣”。

实际应用示例

  • 两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地走出了房间。
  • 这部电影的寓意深远,需要观众自己去领会,我们心照不宣地保持沉默。
  • 父母虽然从未明说,但爱与关怀,我们早已心照不宣。

扩展理解

心照不宣是一种高效的沟通方式,它避免了直接表述可能带来的尴尬,同时展现了双方之间的信任和默契。在人际交往中,这种默契有助于拉近彼此的距离,增进感情,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氛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