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历史上的伯邑考是个怎样的人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历史上的伯邑考是个怎样的人物?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aiiwen.com/qa/378404

伯邑考是周文王姬昌的嫡长子,在《封神演义》中他不仅长相英俊,而且他精通琴艺。同时他还是一个著名的孝子。当时因为他的父亲西伯侯姬昌被商纣王囚禁,作为孝子的伯邑考非常担心西伯侯的安危,出于孝心,于是他就带着三样异宝去朝歌献给商纣王,希望能救出西伯侯。

《封神演义》中的伯邑考

在《封神演义》中,伯邑考是姬昌的长子,与苏妲己青梅竹马。他长相俊美,最擅长琴艺,可弹还魂曲。当姬昌被囚禁于朝歌时,伯邑考带着西岐贡品前往营救。由于其才貌出众,吸引了苏妲己的注意。然而,伯邑考坚守正道,多次拒绝妲己的示好,最终被妲己设计陷害,被纣王剁成肉馅做成肉饼。姬昌虽占卜得知真相,但为了活着回到西岐报仇,忍痛吃下了爱子的肉。伯邑考死后,其三魂化作玉兔,被嫦娥带入广寒宫。姜子牙封神时,伯邑考残魂被封为紫微大帝,全名是中天北极紫微大帝,总管帝星,代表着帝王、皇权,地位极其崇高。

历史记载中的伯邑考

历史中的伯邑考虽不似神话中传奇,却也是可怜之人。伯邑考,自然是姓姬的,名考,古有“伯仲叔季”,以伯为首,而邑一字则表示其世子身份,所以人称伯邑考。伯邑考死于文王之前,史书中关于其死因也是不甚详细。后世中有传说伯邑考乃是为帝辛所杀,倒是与封神演义有相似之处,文王姬昌被囚禁于朝歌,而作为其长子的伯邑考便作为了质子留在纣王身边,为纣王驱车驾马,纣王杀伯邑考,将其做成肉羹。更言道“圣人应该不会吃自己儿子的肉做的羹”,姬昌吃下逃离朝歌,伯邑考死后,武王姬发被立为太子,而不是伯邑考的儿子。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关于其死因还有其他的说法。比如说他是因病早逝的,因为在其周武王推翻商朝后,分封天下,其中并没有提到分封伯邑考的后人。如果伯邑考不是早死,那应该会有子嗣。

伯邑考的历史地位

伯邑考是周文王姬昌的嫡长子,周武王姬发的哥哥,他相貌堂堂,能力出众,是为大孝子,为了替父赎罪而到朝歌,被妲己所害而死。商纣王下令把他剁成肉饼,制成肉丸给其父姬昌吃,以此试探陷害姬昌。后姬昌奋发图强,在儿子姬发手里击溃商纣王,一雪前耻。

伯邑考的争议

一哥“俗人读史记”之——伯邑考是后人疑问中美丽的传说:

  1. 不可能被立为太子:姬考是长子是见于正史的,说文王十三岁得伯邑考、十五岁得武王发也是有后人考证的(《毛诗正义》),说其被立为太子而被废的可能性是不大的,要知道以嫡长子为中心的宗法制是周公旦创立的,西伯时立太子当从殷商之法则,殷人是不是嫡长子继承制,恐怕是要大打折扣的,母系部族的强大与否、天地神明的暗示如何等恐怕是殷人所热衷的。况且西伯父亲季历的继位就是两个伯父“让贤”而来的,《史记-周本纪》说“古公有长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太姜生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是有点明白,人家文王的老娘、老奶奶好啊,那二位恐怕就不行了啊。

  2. 死于纣王之手的可能性不大:从“唯发、旦贤,左右辅文王”的记载来看,其没有参与讨伐殷商的战争,至于说文王被囚前羑里,是大臣用贿赂的手段把文王买出来的,没见伯邑考为纣王驾车的记载,如果纣王是你,用仇家的儿子为自己“开小车”,你放心吗?至于做成肉包子之类,恐怕唯有封神之小说家言了。

  3. 早死是有可能的:说“伯邑考既已前卒矣”应该是事实,在整个讨伐殷商的过程中未见其缩影,文王死后,直接是“太子发立,是为武王”,没有提及这位大哥,分封时也没有见到分封其后人,要知道周公以所谓的“德”公行天下,连久远的五帝后人都有封地,况自己的大哥侄子吗?看来不仅是死了,而且是早死。早死的人可以附会更多的今人传奇,化作兔子也算美丽,后世不是有个早死的世子叫赵德芳的吗?成了人们心中的“八贤王”妇孺皆知的噢。

结语

伯邑考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不仅是周文王的长子,更是孝道和忠义的象征。他的故事在历史记载和文学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孝道和忠义的重视。同时,伯邑考的故事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一些重要价值观,如家族、忠诚和牺牲精神。

本文内容参考自:aiiwen.co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