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遭遇职业打假人如何与工商解决?一文详解三大法律问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遭遇职业打假人如何与工商解决?一文详解三大法律问题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66law.cn/laws/4326814.aspx

遭遇职业打假人如何与工商部门解决

遭遇职业打假人时,与工商部门解决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 保持冷静,收集相关证据,如交易凭证、产品说明等,明确自身行为的合法性。
  2. 及时与工商部门取得联系,如实向其说明情况,提供所收集的证据,配合工商部门的调查工作。
  3. 工商部门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查和判断。如果发现职业打假人的行为存在恶意敲诈等违法情况,工商部门会依法进行处理,维护商家的合法权益。同时,商家也应积极配合工商部门的调解工作,在合法合理的范围内解决纠纷。但如果商家自身确实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应主动承认并积极整改,避免因拖延而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总之,要以积极、合法的态度应对职业打假人的问题,通过工商部门的调解来妥善解决纠纷。

在职期间签订的保密协议有效期

保密协议的有效期通常由双方在协议中约定,一般没有固定的法定时间限制。

  1. 如果协议中明确规定了有效期,那么在该期限届满后,保密义务即终止。例如约定保密期限为3年,3年后保密义务不再有效。
  2. 若协议未明确规定有效期,一般认为在保密信息未公开或未被合法使用的情况下,保密义务持续存在。比如涉及到公司的商业秘密,只要这些秘密仍处于保密状态,保密义务就一直有效。
  3. 即使离职后,原员工仍可能因曾接触到的保密信息而承担保密义务,尤其是在与原公司存在竞争关系或可能利用保密信息谋取利益的情况下。

总之,保密协议的有效期主要依据协议约定,同时要考虑保密信息的性质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造假商标的法律责任

造假商标构成侵犯知识产权罪。具体而言,主要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此罪。

此罪的认定需考虑多方面因素,如使用的商标与他人注册商标的相似度、使用的商品或服务范围、情节严重程度等。若假冒注册商标的数量较大、销售金额较高、给商标所有人造成重大损失等,均可能被认定为情节严重。

此外,造假商标还可能涉及其他相关罪名,如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等。若在造假商标过程中,还存在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如伪造国家机关公文、印章等,可能会数罪并罚。总之,造假商标的行为严重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和市场秩序,应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本文原文来自66law.cn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